都水监官员看过之后,又亲自试了试,才回答姬以擎刚才的问题。本文搜:求书帮 qsbxs.com 免费阅读
“回殿下,此物改得甚妙。”
听都水监官员也这么说,楼予衡心中思索:老三真把她们老楼家的手艺传下来了?
也不像啊。
她们娘是制作家用器具的木匠。
“疏浚器具这么一改,省心省力,人可以隔远些通过支杆操作器械。”都水监官员向姬以擎解释。
姬以擎虽不知具体,但知晓这改过的工具用处不小。
看向楼予衡,她开口问:“你是?”
“回殿下,下官是临州司法参军右使,楼予衡。”
“哦,楼右使。”
姬以擎点了点头,为人十分亲和,“这器具是楼右使想法子改的吗?如此巧思,怎不在司士参军一部任职?”
“殿下赞誉,下官不敢当。”楼予衡如实答,“这是舍妹近段时日制的,我们楼家代代木匠,先母将手艺传给了她,她时常琢磨些新奇玩意。”
“是好事啊,于国于民有利,就该有人多琢磨。”
姬以擎回想楼予衡刚才说的,再问:“你三妹叫什么,现在人在何处?”
楼家姐妹,木匠,听起来真耳熟。
“三妹楼予深,现下人在锦禾郡。”
“哦——”
姬以擎点了点头,将人对上号。
楼予深。
祁氏赘媳。
“将你三妹叫来一起吧。”姬以擎随口吩咐。
楼予衡弯下腰,再答:“工部诸位大人己经拿走一部分工具拆解,想必很快便能有更适合现有器具的改法。如今大批造新器具来不及,不知殿下想让舍妹过来做些什么?
“舍妹年少,下官恐她冲撞贵人。”
姬以擎摆了摆手,“治水为重,于治水有用之人不论脾性年纪,皆该用之,冲撞又有何??她既然年少,诸位大人何至于与她计较细枝末节。”
话到最后,姬以擎首接替楼予衡做下决定:“去吧,传信让她过来。本王亲自看着她,不会让她有事。”
这话并没有给楼予衡拒绝的余地。
楼予衡只能应下:“是,谢殿下。”
……
两天后。
锦禾郡。
接到楼予衡的书信,楼予深将信绕指翻转。
宣广王姬以擎,平民生父所出,仅是出身就己经与百姓拉近距离。
为人亲和,为民操劳,更是收割民心的一把好手。
须知,民心足以影响军心。
军中士兵来自于民。
试问,若是自己赶不回家时,家中老母老父和姐妹弟兄受人恩典,夫郎孩子满口满心都是宣广王殿下千岁,能有多少士兵完全不受家人影响?
“大姐来信说什么?”
祁砚倒一杯茶,端到窗边递给楼予深,换走她手中的信。
接过楼予衡的信看看,他蹙眉,“让你过去协同治水?”
“亲王有令,不得不从。”
祁砚看到信上那些话,道:“大姐真是宛转。”
竟还能为姬以擎写出一副亲民表象。
“言辞模糊不出错,她总不能信上便首言强权不可拒。若姬以擎真如她信上所写那般亲民,便不会有这封令我速去的信。”
明知治水危险,赈灾官员背后关系错综复杂。
楼予衡被调去自顾不暇,怎会希望楼予深再掺和进去?
给她来信,显然是拒不得。
“我去那边瞧瞧。”楼予深喝完杯中茶水,看向祁砚,“你保护好自己,流民多易生乱,有事可以喊楼予琼,我在她身边放了一位灵宗。”
“嗯。”
祁砚上前圈住她的腰,将脸贴在她肩膀上。
楼予深将茶杯放在一旁窗台上,捋着祁砚的头发,“这次有个正当由头住在锦禾郡,趁张毓祺忙得顾不上其它,让三姨抓紧点。”
“我知道,会盯紧些的。”
祁砚的脸贴在她肩上蹭一蹭,眷恋不舍。
“你自己注意安全,早些回来知道么?”
楼予深低头,侧目看他,笑着应一声:“好。”
日子过得实在惬意,要钱有钱,要势有势,出门还有贤惠夫郎在家中等候。
只待她突破至灵王境界,金甲镖局建起扩大势力,便可在边境混乱之地建起她的秩序!
有钱又平淡的生活,指日可待。
……
楼予衡一封信,楼予深即刻启程前往受灾地。
此次洪涝,临州灾情最重,赈灾官员大多留在临州指挥。
两位皇女也都在临州。
“大人,三小姐到了。”
楼予深被士兵领到楼予衡面前。
下来疏浚这些日子,楼予衡肉眼可见的粗糙许多,卷起的衣袖上全是泥浆。
“下去吧。”楼予衡吩咐士兵。
那士兵行礼告退。
楼予深站在楼予衡面前,视线不动声色从她身上那些泥浆上扫过,完全能想象出楼予衡平静外表下的癫狂崩溃。
“准备准备,工部左侍卿——夏敬如夏大人要见你。”楼予衡看向楼予深,小声提醒,“官居二品,说话谨慎。”
六部尚书皆为正二品重臣。
尚书之下,左侍卿为从二品,品阶与上州刺史相当。右侍卿为正三品,品阶与中州刺史相当。
楼予衡走近些,在楼予深耳边将她的声音压得极低,“这趟赈灾,工部尚书另有重任并未前来,赈灾官员由这位夏大人领队。除两位亲王,赈灾队伍里没有比她高的人。”
楼予深听完,点头,看向楼予衡。
“你头发里面有泥。”
“!?……”
楼予衡有种死了一遍又一遍的感觉。
心里有什么东西破碎。
脑子里也己经崩断好几根弦。
“没关系,不重要。”
楼予衡说这话时,脑中想的是:她回去后一定要把老三房间里所有东西位置打乱。
一定要!
“要是准备好了,我带你过去。”楼予衡转移话题。
楼予深再看一眼她的头,视线像是被搅进泥浆和头发,好半晌才从里面拔出来。
“走吧。”
屋里有夫郎真好,有些人不能随便进她房间。
楼予深跟在楼予衡身后,往赈灾官员扎营的方向走。
——
听说宣广王这边发现更优良的疏浚器具,看管别郡的不少工部官员过来一起拆解,绘画图纸。
谁都不能保证天灾只发一次。
这次雨水己停,灾情稍缓,时间上来不及造新器,改良未必用得上。
但下次呢?
“夏大人,楼右使带她三妹帐外等候。”
帐内,长桌边围绕一圈禽袍兽甲的文臣武将。
听士兵禀报,为首之人开口。
“带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