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看过电视剧《老中医》的观众,无不对那传统中医治疗病人时所展现出的传奇之法惊叹不己。他们深深感受到中医文化宛如一座巍峨耸立的山峰,其底蕴深厚且广博无垠。而剧中那些投身于中医事业的大夫们,更是令人由衷地钦佩。
要知道,在古代,中医的传承始终秉持着“医者仁心”这一核心观念。这些中医师们常常不辞辛劳地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以流动行医的方式为广大民众排忧解难。他们就像是民间疾苦的救星,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说起那些行走江湖的郎中,他们往往都有着一副伶俐的口才。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肩扛一面小小的幡旗,上面用苍劲有力的字体书写着“百病全治、药到病除”八个醒目的大字。有时,他们会悠然自得地摇动着手中的虎撑;还有的时候,他们会放开嗓子高喊几声,以此吸引过往行人的注意。若条件允许,他们会背上一个装满各类草药和药具的药箱;而倘若条件有限,他们也会怀揣一个简单朴素的布包,里面装着治病救人的宝贝。
当漫长的路途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时,这些郎中小憩片刻的地方通常便是街边的某个角落。他们或倚靠着墙壁稍作歇息,或挺首身子站立一会儿,调整好状态后,又继续踏上那充满未知与希望的行医之路。
早年的李有序因为父母双亡,便跟着一位过路的游方道士走了,自此以后西海为家云游天下,跟着老道学习看病治病的中医知识,随着“师徒如父子”这种情感的加深,李有序发现自己的师父居然是天地会的成员,尤其是对天地会的那些切口和暗语,李有序也是张口即来,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地震高冈,一脉溪水千古秀;答: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
另外还有“红单”就是加入天地会的志愿书,以及“腰平”会员的凭证,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尽管经常做些通风报信的工作,但李有序却没有加入天地会,一是师父不让,只让其专程的继承其衣钵;二是他师傅也不想让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被清廷追杀。
有一天,李有序随着师父来到武清县,老道士在前面嘴里念叨着“西方云游、普济众生、有钱给钱、无钱传名”之类的话,李有序则是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背着药箱打着旗幡,老道士每走数十步便停下喝一口酒,润一下喉咙,就在这时从身后慌慌张张跑来一位妇人,边跑边喊先生留步,老道士和李有序停下,便看到妇人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我儿子在屋檐下掏鸟玩,没提防一条蛇钻到了肚子里,这可如何是好,请先生救命!”
老道士听完之后就给妇人说道:“你现在立马回去,先让孩子吃一个生鸡蛋,等一盏茶功夫再喝下去半斤油,就可以解除危机,去吧、去吧,我在这里等你。”
妇人听完道士之言,急忙回家,按照道士吩咐的法子给孩子治疗,两个时辰之后,孩子感觉到一阵恶心,一张嘴,那条半尺长的小蛇裹着蛋清便从喉咙里跑了出来。
妇人牵着孩子前来道谢,说先生啊,你治好了我儿子,可是我家中没有钱怎么办呢?老道士摆摆手说:“没钱就没钱吧,你只要为本道传个名也就是了。”妇人点点头,没多久老道士神医的名号便在镇子上传扬开来,来找道士看病的百姓排起了长队。
人群中有一位腹大如鼓的老者,引起了维持秩序的李有序的注意,看老者面露痛苦之色,就急忙把老者引导到师傅面前,老道士问老者是哪里不舒服?老者期期艾艾的说到,自己每次小便时总是淅淅沥沥,尿的一首都不痛快,可是从三天前开始,自己一滴尿也排不出来了,现在根本不敢喝水,可是自己又没钱看病,只有忍受着痛苦。
老道士闻言便判断老者是得了一种“猪猪病”,就在老道琢磨着救治之法时,抬眼看见排队的妇女中,一位挎着篮子,里面放着很多很新鲜的小香葱,便让李有序取了两根香葱过来,然后用布简单遮挡一下,便开始为老者治疗。
道士治疗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小香葱的叶子顺着老者的尿道给插进去,尽管过程很痛苦,但最终还是解决了问题。百姓看到老道士就地取材为就能治病,一时间看病的人更多了起来。
这个葱叶治疗猪猪病的案例,有人说是医圣孙思邈所留,在《千金方》里曾经找到过。至于是谁所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方开启了简单外科手术的先河,现代西医采用的导尿管似乎就是从中医中改进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