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参军的消息并未传播。
贾府知道的只有贾政,王夫人以及贾母。贾府老太君贾母得知消息,浑不在意,只是摆了摆手说了句随他去吧,便搂着好乖孙贾宝玉说着体己话去了。在她心里,庶子贾环根本就可有可无,她的心思全都在贾宝玉身上。至于王夫人,被贾环猜中了,这个狠辣的女人,果然做了安排。京营指挥使王子腾的妹妹,荣国公府二房正妻,军中将领还是肯给面子的。“太太,都安排好了!”周瑞家的从府外回来,禀报道。王夫人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容。“这小杂种居然要去参军,博取功名,想回来跟我家宝玉争夺继承吗?”“想的美,我让你有去无回,这荣国府只能是宝玉的。”她的手段很简单,无非是让军中将领到时候,安排一些危险的任务,最后让贾环‘战死’沙场。不过是些妇人手段罢了!旬日之后。贾政让管家林之孝给贾环带来消息。任命已经下来了。从七品飞骑校尉,这个官职在魏朝属于中下级军官,平常可以统领千余士卒。不过考虑到最近北境边关一战,损失大量中下级军官。当今皇帝调集了十万大军,准备北上与契丹决战,在军官缺乏的情况下,他这个飞骑校尉,可以统帅三千人马。此次征兵十万是从百姓中强征的,但是领兵将校还是缺口很大。以往征兵,有无数的勋贵子弟托人找关系,就想进入军中混一点军功。可这次几乎所有的勋贵子弟,都想法推脱不去。因为这次征兵是要开赴北境,与契丹决战的,哪个傻子想去送死。即使没有军功,勋贵子弟继承爵位的时候,是要降爵的,他们也在所不惜。魏朝的官职爵位都是沿袭唐朝的。爵位分为勋爵和贵爵,合称勋贵。勋爵从高到低分别是亲王,郡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贵爵只有一个,忠武将军,从一等忠武将军到五等忠武将军。魏朝的爵位继承法,所有爵位继承都必须要有军功支撑。若是立有军功,降级一等继承爵位。比如说,国公爵位如果后代立有军功,只会降低到侯爵继承。侯爵爵位如果后代立有军功,只会降低到伯爵继承。如此类推。若是国公爵位后代贪生怕死,没能在战场上立下军功的,将直接降级成为贵爵一等将军。贾府便是这样,堂堂两个国公府,百年时间,传承到现在居然一个勋爵都没捞到,最高的就是一个一等忠武将军。贵爵跟勋爵差别还是很大的。即使一等忠武将军也只是个四品武官。目前魏朝的勋贵中,除了开国册封的大批国公侯爵,之后百年间,再也没有出现一个依靠军功封侯的狠人。可想而知,以军功立国的魏朝现在有多孱弱。这百年间没有出现一个靠军功封侯的,更别说国公以及郡王了。魏朝的亲王只能是皇帝的儿子或者是弟兄,而郡王则可以出现异性王。魏朝的开国四王八公中的四王便是异性郡王。此次贾环若是在军中立下滔天战功,挣得一个爵位回来,哪怕是勋爵中最低的男爵,也已经创造荣宁国公府的历史。 今后偌大的贾府,再也没人敢小觑他贾环了。可别小看这最低等级的男爵,虽然京城看似勋贵遍地,可那都是开国功臣的后代。开国百年时间里,除了开国勋贵,立下军功获得勋贵爵位的简直屈指可数。在贾环印象中,最高的只是一个伯爵。自己哪怕是挣到一个最低级别的男爵,也都能在贾府扬眉吐气了。可是拥有霸王武力值的贾环,目标绝不仅仅是一个男爵。他要靠军功封侯拜相,位列三公!随着任命的下达,贾环要参军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贾府。反应最快的,赫然是贾环的亲生母亲赵姨娘。她风一样的冲进贾环的房间,哭嚷着骂道。“你个没良心的臭小子,要去参军还瞒着老娘?”“你若出事了,老娘还怎么活?”面对又哭又闹的赵姨娘,贾环只得耐心的安慰起来。解释说自己毕竟是国公府的公子,到了军中会有父亲的旧友照顾的,自己参军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赵姨娘毕竟是丫鬟出生,没有多少见识,被贾环一通糊弄,也就相信了。第二个前来的是贾环的亲姐贾探春。虽然贾探春也是赵姨娘所生,庶女出身,但按照封建家族的嫡庶制度,她自幼便由嫡母王夫人抚养长大。称呼王夫人为母亲,称呼亲妈赵姨娘为姨娘。跟贾宝玉的关系,也比贾环更好一些。因为是架空历史,这里的角色年龄也有所调整。今年贾环十四岁,贾宝玉十五岁,贾探春也是十五岁。探春因为才华出众,精明能干,深得王夫人喜爱,已经开始协助王夫人管理荣国府内务了。“你,你怎么突然想着去参军?”贾探春进门后,劈头盖脸的问道。前身贾环因为探春跟王夫人和贾宝玉走的近,而并不喜欢这个亲姐姐。但此刻的贾环知道,探春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维护自身在家族中的地位。若是没有探春从中斡旋,他和赵姨娘早就被王夫人给玩死了。所以贾环看着一脸忧色的姐姐探春,微微一笑。“弟弟这是去挣军功的,到时候我给母亲挣一个诰命夫人,给姐姐也挣一个封号。”探春闻言愣了下,这个弟弟何时对自己这般客气了?以前看到自己不是恶语相向,就是插科打诨,没一个正经的。难道是生了一场脑病,变了一个人?“休得胡说!”探春还是脸色一变呵斥道。贾环却不因为探春呵斥而生气,因为他知道探春呵斥自己完全是为他好。在封建思想浓郁的贾府,在公众场合,自己和探春一样称呼赵姨娘为姨娘,称呼王夫人为母亲。因为王夫人是嫡母。在贾府,嫡庶之分就是这么的严重。在公众场合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不能喊母亲,只能称呼姨娘。随后探春又和贾环说了许多,最后拿出自己积蓄下的银子,含着眼泪离开了。显然她是真的为自己的弟弟担心。贾环心中叹息,前身的贾环实在太笨了,经常跟自己的亲姐过不去。却不知探春一直忍辱负重,只为让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在贾府能好过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