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文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平凡文学网 > 大明:瞎眼五年,朱元璋想登月? > 第三十一章 圣上三思

第三十一章 圣上三思

第三十一章圣上三思

陆仲亨知道自己压根不是那块料子,直接不再以武将自居,和朱元璋领了一个荣禄大夫的虚职,挂了个吉安候的名头,就心满意足了。′w¨o!d^e?b~o-o!k/s_._c_o/m*

却不料,这个是陆仲亨这种完全不恋权的派头,反而深受朱元璋信任。

自此,陆仲亨反而成了淮西武将集团中的代言人之一,一旦淮西武将有什么诉求,都由他陆仲亨开口和朱元璋沟通。

他本以为这一次也和之前没什么差别,因此十分自然的走上前来,言道:“辽东苦寒之地,实无太大价值,还请圣上三思!”

朱元璋早就猜到了他开口说要打辽东,必然有人反对,但是这辽东他还必须要打。

其一自然便是因为女真,不管怎么说,周仙人的预言里,就是女真人夺了他大明的基业。

其二便是,他从那地图中找到了一条完全不归属于北元势力范畴的进攻路线,完全可以绕过蒙古人,直接拿下辽东之地。

如此一来,反而将蒙古人包成了饺子,等到正面大军北伐,辽东之地的士兵反而可以成为一支奇兵。

但是有些事,朱元璋无法与下面的人明说,最主要的便是地图的存在。?完+本.e神^<2站= ¤?>无`错|内)?[容¨;t

见陆仲亨最先跳出来,朱元璋直接冷哼一声言道:“朕已经三思过了,依旧想取辽东,尔等又是何意?”

下方顿时又乱了起来,毕竟朱元璋这个态度实在是少见,所有人都在用眼神示意站在最前方的徐达还有李善长两位。

这二人,一人乃是武将之首,一人则为文官之首。

这种皇帝要一意孤行的时候,正该他们两个先开口劝阻才对。

可是他们使了半天的眼色却是全部落了空,这俩人十分默契的直接装作昨晚没睡好一样,纷纷闭目养神。

纷乱持续了差不多小半柱香的时间,最终又走出一人,忠勤伯汪广洋朗声言道:“圣上,大明初立,百姓正该休养生息,万不可穷兵黩武,此乃亡国之兆啊!”

汪广洋,原本是元朝时的进士,只不过尚未当官,朱元璋就打到他老家了,听了他名号,十分强硬的招揽至麾下,担任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职务。设置正军都谏司后,升任都谏官,并相继调升为行省都事、中书省右司郎中。

待到洪武元年,山东平定,汪广洋才被召入宫任中书省参政。$?看·e书&屋°? .¢?追¥最ˉ^>新·′o章<节+t

历史上此人还算是有能力,在李善长辞官后,第一人左丞非是胡惟庸,而是他,只不过被人弹劾不孝老母,被朱元璋贬了官,反而却是救了他一命,没有被胡惟庸案连累,得了善终。

汪广洋此人,算是有些能力,不然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但是用后世的话说,便是情商堪忧。

不然也不可能都做到丞相了,竟然还能被人弹劾,此时一开口,直接得罪了朱元璋。

要知道,自从知道大明结局后,朱元璋最听不得的话便是‘亡国’二字。

朱元璋眼睛顿时一眯,只是还不等他说话,台下众臣见到汪广洋和陆仲亨俩人接连站出来后,竟然好像凭空有了底气一般,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皆都齐声大喝道:“请圣上三思!”

此时才是洪武三年,朱元璋尚还没有拿功臣开过刀,而此时大殿内,有一个算一个,谁还不是个开国功臣,虽说敬畏朱元璋,但是远不到未来的那种地步。

朱元璋见状顿时气急,怒拍龙椅站了起来。

而下方众臣依旧齐声言道:“圣上,请收回成命,莫要做那亡国之君!”

又听见了‘亡国’二字,朱元璋突然不怒反笑了起来,随后重新坐了回去,开口说道:“汪广洋!”

“臣在!”

“是你说朕穷兵黩武,要做亡国之君?”

汪广洋这时候才突然回过味来,自己刚刚好像是说错话了,更遭的是,这些群臣,一个个精的跟鬼似的,直接把他给架起来了。

刹那间,汪广洋顿时浑身一抖,惊恐的看向朱元璋,生怕下一秒朱元璋嘴里就要吐出来‘拖下去,斩了’几个字。

只是他却惊讶的发现,朱元璋竟然没有,反而是问他道:“你报读诗书,想来是懂史的?”

汪广洋一愣,完全没理解朱元璋突然问他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

而朱元璋则继续自顾自的说道:“那你说说,自秦开始,历朝历代各经历了多少载?”

虽然不懂,但是朱元璋现在没说要杀他,汪广洋自然不敢在造次,急忙说道:“秦二世而亡,不过十余载,两汉各自二百载……”

古时候的史不似后世,以公元历纪年,简单明了,汪广洋也只能凭借印象说个大概,磕磕绊绊的说了半天,才总算是数完。

刚一停下,就听朱元璋又说道:“那你可知这些朝代,又是因何而亡?”

汪广洋没说话,他觉得朱元璋这是在故意刁难他,他是中书参政,又不是史官,为何要知道这些东西。

朱元璋见汪广洋不说话,看向刚刚跪倒一群,想逼他收回成命的众臣们,又问道:“尔等可知?”

下方同样也是鸦雀无声,朱元璋顿时冷笑一声说道:“你们刚刚说我要做亡国之君,可是却连前朝历代究竟是因何而亡都不知?”

还是汪广洋,听见朱元璋这么一说,顿时又是一阵热血上涌,他是最正统的那种读书人。

曾经考取过元朝的进士就能看出来,他不在乎皇帝是蒙古人还是汉人,他就是想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至于所求的,当然是为了封侯拜相,光宗耀祖了。

原本,汪广洋头上死死的压着一位李善长,让他迟迟无法更进一步,但是这一刻,汪广洋突然看见了一条捷径。

文人忠骨,以死谏君,最终挽大厦于将倾,令圣上收回成命,这段传出去必然是一段能名垂千古的佳话啊!

就算朱元璋恼羞成怒要杀他,那他也是一身清名死的,反倒是朱元璋要成个被人世代唾弃的昏君。

古人有时候是真的不怎么怕死的,或者说他们总是觉得有些东西比生命要重要的多。

至少汪广洋觉得,自己的性命来博一个这个可能,很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