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清点战果
张烨也是没有办法,就剩下这么几个人,他自然不可能让其他人插手,要自己杀个尽兴。μ天′\禧?$¥小/`:说μ网?# `已±?发¢布3最?新?章£&节D#
一把马枪舞的犹如游龙一般,阻挡着几个老贼的攻击,同时还能抽空甩出一下,立刻便能将一名老贼打到马下,而后便有骑兵过去将老贼刺死。
就这么打了一会,其余的贼兵都已经尽数投降,骑兵们也围了过来,那仅剩下的几名老贼也知道无论如何也冲不出去了,索性直接弃马而降。
见状张烨顿时觉得可惜,正想要给这几个人一个痛快时,朱棣此时却黑着脸过来言道:“这几人先留条命,绑起来,先打扫一下战场,清点伤亡!”
“遵命!”
张烨立刻大喝一声,看着前方的朱棣,一开始的那点小心思早就不知道丢失到那里去了!
现在但凡跳出来一个人,指责朱棣年纪小,根本不会打仗,他第一个出去和那人拼命。
旁的不说,能够想到利用这个能发出巨大声响的喇叭扰乱地方士气,以及总共三百骑兵,却要分成两拨进攻,再一次攻心,直接让这些乌合之众们开始了大面积的溃逃。1@零?点D×±看±书!? ÷免??费?阅?读°
在想想朱棣的年纪,真要是跟着这样的主将征战几年,等朱棣成年后,天下间什么样的仗他不敢打?
两军交战只在顷刻之间,总共也没用超过半个时辰,但是收拾战场却足足让朱棣一直忙到天色渐黑。
轻点过伤亡后,发现损失比想象中还要轻微。
一个骑兵在冲锋时,被流矢射中眼睛,摔下马被其余冲锋的战马踩踏成了肉泥当场便没有命了,其余伤亡皆都是在第一次冲进匪贼之中身陷重围时产生的,大约死了十一个人,二十多个重伤,七十多人有不同程度的轻伤。
这种战绩主要是因为骑兵们身着甲胄,而贼兵们像样的武器实在是太少,很难造成骑兵们的死亡。
再之后等到另一百个骑兵,用电喇叭吓得匪贼们连反抗都不敢只想着逃跑时,这些骑兵们再没有遇见任何抵抗,连一个伤亡都没有出现。
而这两千贼寇最后算了算,大概逃了能有三四百,杀了差不多有七百多,剩下还有一千多人,此时都正蹲在城墙下准备受降。
即便算上重伤,这三百精骑的伤亡也只有三十多人,而战绩却是歼敌七百,俘虏了上千个,这种战损比,被众人知道后,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比刚刚还要震撼,看向朱棣的眼神中皆都十分狂热。
三百精骑杀溃两千余贼众,斩首无数,俘虏一千。自身却只有三十多个伤亡。
这种战绩,根本不用夸大,只要报上去,都会被人怀疑是不是谎报军功,甚至还会捕风捉影弹劾他们杀良冒功!
没办法,就算是对手是一群王乌合之众,但这种离谱的战绩,说出去有几个人回信啊。
若不是真的参与到其中,在场的这众骑兵们,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
“我该不会是在做梦吧!”
张涑突然抽了自己一个嘴巴,看着战报喃喃自语的说道。
这时朱棣骑着马突然从张涑身边走过,听见声音,冷声说道:“想做梦可以回营帐里休息!”
“呵呵,燕王殿下智勇双全,看准战机,一举击破贼寇,乃神人也!”张涑见到朱棣过来,十分尴尬的笑了两声。
一开始他还不懂朱棣让他和何德兴拿这个破喇叭有什么用,让他们喊的词还十分扯淡,还什么十万援军,真当这群匪贼都是傻子么,可现在他才明白朱棣的用意。
先是两百骑兵冲阵,让匪贼们放弃攻城然后聚拢到一起,再有一百骑兵充当一支奇军突袭而出,并有电喇叭发出的巨大声响,让不知所以的匪贼以为真有大批援兵杀到,自然慌乱的不成样子。
尴尬的笑完之后,张涑突然走到李泰面前,直接双膝跪地,拜服道:“燕王殿下,某这次是真的彻底服气了,以后你说什么是什么,某绝对说不出半个不字!”
今天这一仗,张涑和他哥哥一样,是真的打爽了,同时心中也是彻底对朱棣折服。
毕竟今天这离谱的战绩就能说明一切,若无朱棣谋划,真要让他这三百精骑过来打仗,说不得就是有去无回。
朱棣闻言也只是冷哼一声,没有说话,而是骑着马又往前去了。
他心情确实是十分不好,这和张涑没什么太大的干系,而是因为这群骑兵实在是太不听话了。
一上战场,朱棣之前吩咐的战阵队形之类的全都抛之脑后,尤其是最后匪贼们溃逃的阶段,一个个全都杀红了眼,生怕自己少杀了一个,最后算战功的时候比别人少了!
其实按理说,正常的军队便是如此,为何古今名将多有胜仗后屠城的举动,其实就是给这些士兵们一个发泄和奖赏的机会。
而上了战场上也是如此,一开始的战阵和队形能在战争初期赚到便宜就已经足够了,等真的厮杀到一起,谁又能在乎的了这许多。
但是朱棣领着自己的那一千个真的能把他的话当成祖训来完成的士兵久了之后,是真的看不得这些,所以才让他就算是打了胜仗,而且还是一场大胜,依旧黑着张脸,好像谁都欠他钱似的表情。
好不容易清点好战果,何奎这时才领着侄子何德兴慢悠悠的过来,脸上还挂着冷汗,但眼神中却是十分兴奋的抱拳说道:“恭喜燕王殿下,立下如此不世奇功!”
“若是没有监军在后方调度,我等半路就要吃不饱饭了,这奇功自当是有何监军的一份的。”
朱棣心情不好,却也知道这和何奎没有关系,甚至于,就算是这三百精骑,他都怪不到,因为严格来说,这三百个骑兵只能算是五军都督府,或者说是他老子朱元璋借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