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文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平凡文学网 > 大明:瞎眼五年,朱元璋想登月? > 第三百七十九章 棉衣

第三百七十九章 棉衣

第三百七十九章棉衣

朱棣招呼过来一个脸上挂着喜色的小旗,不解的询问他们为何如此高兴,那小旗则是笑着说道:“回殿下,昨天晚上瞿将军醒了!”

话音刚落,朱棣也是一喜,瞿通既然是醒了,那便是代表青霉素真是把他救下来了,确实是喜事一件。&E3¤Z???小/·]说*网¥: ???免^o2费2\阅?$读?#!

可是随后又是狐疑的看了那小旗一眼,又说道:“就是因为这?”

却不料,被朱棣这一问,那小旗脸上竟然还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扭扭捏捏的说道:“早一阵,曹国公的部下来过一趟,送来了一万件棉服,说是给我们的,沐将军做主,已经给我们发下来去了,每人都领了七八件呢!”

“棉服?一万件?”

朱棣愣了一下,先不提李文忠为什么莫名其妙给自己的部下送棉服,只是这一万件的数量……就算是平均下来,这一千多人每人分得七八件,那基本上都够这群人穿一辈子了。

这时候朱棣也才发现自己为什么觉得这些人好像那里有变化,合着是全都穿了一身新衣服。

“这……曹国公那里来的这些棉服,又为何要给咱们送棉服?”

朱棣不解的问着,本以为,就算是李文忠想要犒赏自己的部下,以感激他们夺下潼关之功,那怎么说也该赏赐金银官职或是良田之类的,怎么会送棉服这么实用的东西。?£精+武¢{小±|1说2网`e ?最a¥新.×章a节:更\新/?¢快;.

而后就听那小旗笑着说道:“殿下,东西虽然是曹国公的人送来的,但是听他们说,好像他们也只是受人之托,真正送东西的是小李将军!”

小旗口中的小李将军,自然便是李景隆了,这是一个特别的称呼。

李景隆心有驰骋沙场之梦,奈何发觉自己确实没这块料,只不过也常来军营和朱棣的将士们打交道。

且将士们也知道,自己顿顿吃的肉食,也是这位财神爷掏的腰包,所以自然要捧着点,就算是李景隆无官无职,也被他们称上一句小李将军。

“李景隆?”

朱棣愣了一下,刚想问李景隆从哪里搞来这么多的棉服,可是随后便意识到,那多半便是李景隆的纺织厂已经开起来了。

……

朱棣猜得没错,他在西北打生打死的时候,李景隆也没有闲着,纺织机在郭开的帮助下,已经打造了七七八八,可以开厂了,第一批试验造出来的货物,便是直接送到了朱棣这边。`j^i`n*j′i*a¢n-g/w?x-c¨.,c`o~m\

如今,李景隆已经将纺织厂的前期筹备都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的事项自然便是开始大肆收购棉纱,而且还是不计成本的收购。

而至于这纺织厂的启动资金,则全是球赛赚回来的,球赛的火爆远超李景隆的想象早已不再局限于应天一地,整个江南富庶的地区,都有李景隆筹划的足球联赛。

只要有钱,什么事情办起来都十分容易,李景隆的纺织厂出人意料的并没有建立在江南,而是建在了北方的海津,也就是未来的天津。

这自然是有李景隆的想法在其中的,其一便是成本问题,江南富庶,因此用人的工钱,以及各种花销成本自然也不低,而北方则相对少一些。

其二,棉衣最大的销售地区,也多在北方,因此,当成品出厂后,后续的贩卖和运输也是十分的便利。

更何况,李景隆所选定的地方也便是未来的天津,这里可以说是整个北方的交通要道,更难得此处水运亨通,若是走水路,和江南也没有距离多远,这可以给未来开海时做准备。

天津的历史算不得久远,最开始有人烟聚集,一开始是因为金国在此设立军寨,名为“直沽寨”。元朝时发展为海津镇,并成为漕粮转运中心之一。

而之所以改名天津,则是在历史上朱棣上位后,迁都北平,将这里当成了北平的前哨守备,在这里修筑卫城,从此有了天津卫。

因此,可以说,天津从最开始出现的原因就和军事脱不开干系,自然而然的让其成为了一座军事重镇,永乐时期后便拥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三大卫所。

即便是现在同时也是漕运、盐运中心,漕粮转运就不说了,整个天津足有九条河,可以说四通八达,连接了南北,至于盐运中心的长芦盐场,直至民国都还是北洋政府的经济命脉。

只不过只是靠着军镇、漕运、盐运、商贸这几种属性,便已经让这座没什么历史的小城,在如今的北方来说,十分繁荣。

繁荣到什么程度?

反正至少比被明军打成了一座废墟的元大都还要繁华一些,在如今还称为海津镇的地方,朱元璋专门常设按察司副使一员,统率小半个北方的将士,又在此处设立关卡,还有一些邻县衙门,也特地在此地办公,顺便治理此地百姓,只因卫军城市不好安排负责民政的官员。

只不过这同样也导致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如今这个时代,北方本就远离直隶政治中心,因此,这边的官员,自然是贪腐成风。

陈二狗,此时便来到了这个地方!

他乃是江南布商们联合派出来查看这有人大肆收购棉纱一事的探子,而他来到海津镇的第一感觉,那就是这里物价是真他娘的高!

简直比应天这天子脚下还要高,随便一家普普通通甚至有些破旧的客栈,开一间套房,一晚上的房费居然是五十文,住二十天就得用去一两白银。

没办法,这里的税收很重。

别说开店铺,就连在路边摆摊,都要课征重税。其他地方建货栈和仓库,是不需要缴税的,在这里也会被征重税。总体而言,这里的门店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倍以上。

钞关每年征收的商税,比整个河北行省的所有税收加起来都要多,仅是商船的过路费,一年就能收到两百余万贯。

毕竟是现如今北方最为繁荣的商贸城市!

只可惜,仅仅只是商贸发达,手工业特别糟糕,资本主义萌芽不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