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文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平凡文学网 > 大明:瞎眼五年,朱元璋想登月? > 第三百八十四章 埋伏

第三百八十四章 埋伏

第三百八十四章埋伏

草原当然出乱子了,朱标给纳哈出的那枚能发光的苏鲁锭,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尤其是草原上那些并未太过教化的游牧部落们,那简直就是神迹。/$兰?兰÷|文*学? )?)免?D·费+{阅?t读-:

这也导致了纳哈出招兵买马,吸纳那些小型部族的速度简直堪称惊人!

曾经北元做梦都想统一的力量,此时轻松都被纳哈出纳入麾下。

这对于北元来说,简直是不可以接受的!

甚至于,北元内部来说,也是又一次爆发了内乱!

毕竟苏鲁锭对于草原来说,大概等同于成吉思汗的荣耀和认同,恰好的便是纳哈出作为曾经最荣耀的血脉,很难不让人想到天命所归四个大字。

好在王保保已经彻底归心了元昭宗,不然,此时的北元几乎立刻便要分崩离析。

可就算是王保保以强硬的手段压下了北元内部的异心和矛盾,但是事情并没有解决。

纳哈出招兵买马吸纳着那些小型部落,虽然并未对北元有什么动向,但是至少也让北元不敢再在辽东地区有什么动作。

撤兵回了北元朝廷,也算是靠着兵权希望北元内部的声音都能冷静一些。′s·a~n,s+a^n_y+q/.-c*o*m+

而没了北元屯兵辽东,徐达自然便再无任何顾忌,直接挥师高丽,高丽王原本还耀武扬威,觉得自己怎么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然后整个高丽就跟土鸡瓦狗一般被徐达打的落花流水,那未来的朝鲜祖宗李成桂,直接如同历史轨迹一般,面对徐达大军,毫不犹豫的临阵倒戈。

高丽第一大将,转身一变,成了徐达的马前卒,徐达指哪里,他立刻便屁颠屁颠的打去哪里。

高丽战事尚未平定,但是估计也撑不了多久,也就是说,虽然有些偏远,但等到大明真的完全拿下高丽之后,大明进攻北元的路线便又多了东边这一条路。

是的,北元想不通大明为何突然要对高丽动手,只能想着或许是想剑走偏锋,从东边来直逼北元朝廷。

若说以前还有个割据势力纳哈出的存在,可现在,纳哈出眼看着就要变成威胁程度甚至要超过大明的心头之患了!

内忧外困,此时北元朝廷的处境不外如是,也恰好这个时候,朱棣破了陕西潼关的消息一传回。

整个北元朝廷更是直接傻眼了!

这怎么办?

纳哈出在草原虎视眈眈,大明马上要打下辽东,随时可以从东边进发。ˉ±&精¥武-?.小:?1说′?网a ?-2追?最±!?新$¥章??节)

现在好了,就连西北方向都受不住了,到时候大明完全可以三路夹击,北元甚至连退路都没有了。

此刻,又是王保保站了出来,直接收拢了一切外散出去的实力,进军西北嘉峪关。

无论如何,至少也要把从西北进入草原的门户给抢下来。

如此,有进有退,北元至少还能续命十年!

这个消息,算得上是李思齐给出的投名状,毕竟要和北元结盟,其在北元自然是有他的眼线,所以这个消息,甚至连李文忠都不知道。

而李文忠不知道,那自然,身为此次出征西北的副将傅友德自然也不可能知晓。

此时他正领兵在嘉峪关之外,时刻在准备着进攻!

……

如果说潼关是陕西的门户,那么嘉峪关便是进出草原的门户。

同样也是一座险关,易守难攻,明军几次进攻都无果,尤其是李文忠抽调了大部分兵马去往潼关的时候,嘉峪关这边的战事自然停了下来。

马鬃山,一个自甘肃去往嘉峪关的必经之路,此时一处地势高耸的土坡的后面,一个长相英武,胡须泛黄的中年男子靠着矮坡,喝了酒口水。看看头顶的太阳,他轻轻地拍了拍脸颊上的灰尘。

“咱们已经在这里躲了一天了,风吹日晒,尘土飞扬,都快变成土人了,这一天,光是吃土估计就吃了足有半斤,也不知道前边摸得怎么样了?那群该死的蒙古人有没有发现我们?”

那男子有些抱怨的语气,对着身后之人喝道。

放眼望去,这一整个土坡之上,全都爬满了人,粗略统计,差不多足有五六千人的样子。

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是傅友德的部下,还都是精锐的亲兵。

而在那领兵的男子也不是无名之辈,其人名叫陈德,历史上最高曾做到过左将军,后被封为了临江候。

原本,历史上他最出名的战绩,大概就是在今年,随傅友德一同进攻蜀地,连破龙德、汉州,后大败吴友仁,攻下成都。

只可惜,因为一系列的蝴蝶效应,此时他并未前往蜀地,而是来了这西北吃土。

他同样也是朱元璋的老乡,濠州凤阳人,至正十三年,就投奔了朱元璋,加入起义军,其实抡起在朱元璋班底下的资历来说,还要高于傅友德。

其早年在定远跟从朱元璋,晋升帐前都先锋。后同其他将领一同攻下诸多城池,升为将军。

在援助南昌一战中,当时朱元璋船搁浅,陈德力战,身中九箭而仍不退却,可以说对朱元璋有救命之恩。

也就是靠着这个功劳,被封为了临江候,但其实并无带大战功在身,所以难免有些名不副实。

历史上还是今年蜀地这一战给他正了名,但如今却不知道西北这一战是不是可以和历史上一样。

其实,陈德的这种尴尬处境,他自己也是知道的,自然也一直渴望真正的建立功业,好让自己的这个临江候名正言顺。

所以,这一次出征,陈德直接和傅友德主动请缨,让自己领兵,便在这马髻山,在甘肃作乱的蒙古回嘉峪关的必经之路埋伏,不求其他,只求立下些功劳。

此时有几句抱怨之语,倒也不是因为吃不得苦,而是觉得自己在这里吃了一天的灰,为的便是能一举建功,自然不想功亏一篑。

一个瘦削男子趴在旁边,低声道:“将军,你就放心吧,那帮蒙古鞑子蠢得很,一点防备之心都没有,派出去斥候也只知道去两侧查看有没有埋伏,他们是绝对没想到咱们会从他们的屁股后边摸上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