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激将
军帐中再一次恢复了沉默,正在傅友德准备下命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过两天等李文忠那边将陕西之事处理完毕,就要回应天时。?微^趣?小??说??? ?追}o最?新§?章>节£
突然有人在外通报,说有斥候发现嘉峪关的蒙古人有新的动向。
傅友德急忙命人进来,随后就见那士兵单膝跪地,语气十分急促的说道:“禀报将军,蒙古鞑子去而复返,如今再次有蒙古鞑子出了关从小路往陕西方向进发!”
傅友德闻言,顿时脸色一变,环顾四周,询问其他人的意见。
此时又有人言道:“傅将军,这不正是个好机会,这群蒙古鞑子,来回往复,消耗甚大,何不直接冲出关去,一举将其击溃!”
傅友德闻言,顿时一阵意动,但是却还是未轻易订下决议,而恰好此时又有一人开口说道:“将军,我觉得此举不妥,如今已入深冬,如今李将军又将陕西打下来,蒙古人物资短缺,本不该再有动向,恐怕这其中有诈!”
“曹国公给出的命令,只是领我等在嘉峪关外镇守,如今西北已经平定,大可等明天开春,大军压境,一举拿下嘉峪关,无需冒险,至于那万余人的蒙古人,想必”也闹不出什么乱子!
“如今的情况,蒙古人便如秋后的蚂蚱,如今他刚刚用计阴了陈将军一次,此时便去而复返,说不得便是要让我等恼怒的出兵与其决一死战,我们若是真的顺了他的意,那才是真正的不智,才是真的中了计啊!”
说话的人是郭英,其苦口婆心的说了一堆,但也确实是将傅友德给劝住了。+x\d·w¨x.t^x,t¨.`c?o-m,
而且,郭英的身份也不一般,傅友德还不得不严肃的对待郭英的建议。
郭英在一众淮西武将中,其实是有些格格不入的,因为他是山东人,是在朱元璋起事后,方才可兄长郭兴一同投奔。
最开始兄弟二人是从朱元璋的亲兵做起,而这亲兵也不一般,乃是宿卫,朱元璋睡觉时的安危,全部仰仗兄弟二人,几乎是相当于贴身保镖,可见朱元璋对着二人的信任。
至于说郭英的身份不一般,也是因为郭英除了一个哥哥以外,还有一位同胞姐姐,如今乃是朱元璋的后宫妃子……
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郭英甚至还是朱元璋的小舅子。
只不过郭英却也是个人物,并未仗着国舅爷的身份作威作福,而是真的给朱元璋立下过汗马功劳。,j+c\h.h-h′h?..c¨o,m*
《三世家典》载郭英一生大小五百余战,总计擒斩获俘人马一十七万余,身被七十余伤。
当然,以傅友德的身份,尚且还不至于要对郭英言听计从,但是即便是傅友德这个脾气也不得不承认,郭英所说的这一切,也确实都是对的。
若是事情至此打住,倒也就罢了,可就在这时,突然账外又有人通报。
傅友德让人进来,随后那通报的士兵没有说话,只是递上来一份书信。
营帐中众人心中皆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而傅友德接过那书信后,脸上顿时怒气一闪,直接将那帖子往地上一扔,喝到:“整兵,准备出关杀敌!”
“将军,不可啊!”
“就是,将军,万万不能冲动行事啊!”
营帐里有人劝说,反倒是之前一直反对主动出击的郭英捡起那帖子之后看了一眼,随后同样也是脸色大变,但却也没有再出声劝说傅友德,只是将帖子传给了别人。
整个营帐里所有将领,在看到那帖子上所写的内容后,无不是脸色一变,随后皆都是眉头紧锁,再无一人说不该出兵的话题。
只因他书信上的落款乃是王保保,而信上所写的内容,则是讥讽傅友德,李文忠出兵平定陕西,朱棣一十来岁的小儿能破潼关,看你傅友德平白活了这么多年,出来西北一趟,寸功未尽,是个吃干饭的。
这信中所写内容,极尽讥讽之能事,简直是将傅友德贬的一文不值,不止是傅友德,是连带着傅友德一整个大军所有人,从士兵到将领,无一例外。
阵前激敌,不算是什么稀奇事,但是偏偏王保保这一封信真就是全打在了傅友德大军的痛点上。
不如李文忠便也罢了,毕竟李文忠是主将,可是偏偏连朱棣一个小孩都比不过,在场将领是真的有些无法接受。
简而言之,那就是上头了!
整个在嘉峪关外驻守的明军几乎是倾囊出动,五万人马点齐,只留下几千人受在原地,浩浩荡荡的出了关,在讨赖河边与刚刚出了关的蒙古人大军对峙。
两军阵前,傅友德抬眼望去,发现蒙古人这边兵力似乎不多,粗略一看,满打满算不到三万人。
此时身后有将领过来,喜道:“将军,好事,嘉峪关易守难攻,如今他们激我等决战,却是除了关,虽说平原上,蒙古人骑兵占了些优势,但却也你我建功立业之机会!”
傅友德则是面沉如水,他当然不会想的那么好,他和蒙古人交手这么长时间,可是知道他们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更别说,这一次蒙古人指挥作战的,很有可能是王保保,虽然不知此人何时来的嘉峪关,但王保保狡诈异常,此时很有可能是示敌以弱,让他掉以轻心。
但是之后傅友德嘴角却是咧开一抹笑意。
有阴谋诡计?
那又怎么样,你王保保总不能回了一趟北元再一次来到西北,就能凭空变出来十万蒙古铁骑吧。
若是不能,如今他这里五万精锐,你满打满算三万人,就算再有些伏兵,那他傅友德难道还能怕你不成?
在傅友德看来,这是王保保玩阴谋玩的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了,连兵法的正途都已经忽略了。
没有什么好犹豫的,这一战,事关他们这些人的威信,不打不行。
现实里的战争,没有那么多的阵前喊话之类的,摆齐人马,随后冲锋就完事了。
所以此时傅友德看着对面同样也是蓄势待发的蒙古人,沉声喝了一句:““传令,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