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章 同一起跑线
正平站在人来人往的街道里,看着眼前的皇榜有些出神,心中更是掀起了滔天波澜。^@6?1__看D′书?>3网& ^无??错$¨内?|容¨:o
自从诗会结束之后,他就再也没去过春月楼,而是每日在家中研习读书,只为了能够再次参加科举考试,从而完成他对秦乾禹的承诺。
虽说秦乾禹亲口答应了他,要请求武治帝再开一场科举考试,可这种国之重事,正平心中也没有底。
十三皇子,真能够让一国天子改变想法吗。
他不敢相信,却又无比期待。
直至今日皇榜贴出,昭告天下,正平在得知消息之后,第一时间跑了出来。
哪怕此刻事实就摆在他的眼前,他也万万不敢相信。
这居然成真了!
嘶!
正平用力的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一股剧痛袭来,疼的他直抽冷气。
这不是在做梦,科举考试真的召开了。
十三皇子真的做到了。
“正平!正平!”
就在此时,一道急促的呼喊声传来。
正平回头看去,只见一个平日里感情甚好的狂生,正用力的挤开人群,朝他而来。
“你好端端的怎么在这里?赶紧跟我回去。”
来人语气急促的喊道。
“出什么事了?”
正平不解的问道。
“你跟我回去就行了,是有天大的好事,你家中来了好多官差,敲锣打鼓,一看就知道是喜事!”
来人激动的喊道,仿佛比他自己遇见喜事还要开心。3??看:书??屋<\<小:¥说>?;网??£ _?首|发?.
正平如今居住的地方,乃是在贫民窟一处十分破败,屋檐漏水的土坯房中。
别看这房子残破不堪,还是当初杨家老四花下重金将百灵乔赎回去之后,百灵乔出钱安置的。
自从正平名落孙山之后,他身上所有的盘缠也都消耗一空。
再加之对大夏官府失望至极,道心破碎,整日都以烈酒麻痹身心,无从顾暇其他。
更不要说出去卖点苦力,或者找份活来养活自己。
就算他偶尔替人写个诗词歌赋什么的,也仅仅够他吃酒罢了。
百灵乔来到杨家之后,怕正平饿死街头,这才将身上大半积蓄拿出,最后帮了他一把。
等两人回到土坯房之时,只见一个个魁梧不凡,手持红花的官差,正敲锣打鼓的站在门前。
而在人群中,还有一个年过半百,满脸褶皱的大儒。
当正平看到此人之时,他原本迫切的心,瞬间沉寂了下来,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
要知道,正平的性格向来是高傲的,可见到此人时,他竟罕见的低下了头,不敢直视,甚至心中还生出了逃避的想法。
大儒似也感知到了什么,猛然回头看来,他浑身猛然一颤,只感觉整颗心脏都像是被人狠狠地揪了一下般,疼的难以呼吸。
“正,正平…”
大儒沙哑着声音,轻声呼唤道,仿佛是在呼唤自己的孩子。
“你怎么变成了这般模样……”
此人名叫赵书海,乃是翰林院有名的大儒,当今五品大臣,以他的才华以及能力,本不应该止步于此。~£D咸¥?鱼?;看??书± {e首2?2发+<
但他为人清高,向来对那些所谓的官官相护,贪污受贿,不屑一顾。
乃是翰林院中的刺头。
因此人人敬而远之,不敢与之亲近,这也就导致赵书海的官途一直都是十分的坎坷。
也就是近些年来,赵书海收敛了许多,很多事情也都看开了,属于是既不反对,也不支持。
他与翰林院的那些文官的关系,这才缓和了不少。
同时,他也是正平的老师。
当初赵书海奉命去正平家乡办一件差事,两人性格相同,一见如故。
在赵书海的指点下,正平的才华进步了许多,事后他还特意送了正平不少诗文书籍。
在赵书海的印象中,正平虽然过得清苦,但为人高傲,意气风发,充满了朝气。
可是如今,面容枯槁,脸色蜡黄,与街边乞丐一般。
难以想象,他这段时间以来,到底饱受了多少折磨,经历了多少苦难。
“老师……”
正平颤抖着声音喊道,他跪在地上,眼中泪水再也止不住的奔涌而出。
“是我对不起你,辜负了您的期望以及栽培,学生不孝,未能考取到功名也就罢了,甚至连秀才之名也丢了,学生让您失望了。”
“快起来,快起来。”
赵书海连忙上前,将正平搀扶起来,替他拍了拍身上尘土。
“应该是我这个当夫子的,对不起你才是啊,当初我明明知道真相,却无法替你沉冤昭雪,主持公道,我这个夫子当得不称职啊。”
有些话,赵书海无法当众说出来,否则将会祸从口出,惹祸上身。
正平自然也知道,赵书海看似五品大臣,官位不低。
可他们面对的是什么庞然大物?
那是整个文官集团以及许瀚文。
在许瀚文这个国相面前,五品大臣也不过如同蝼蚁一般,卑微低贱。
更何况,盗取正平功名的,乃是许瀚文的儿子。
以他们二人的身板,哪里敢与许瀚文硬碰。
如若当初赵书海贸然站出来,不仅是他要死,连同他的家人亲戚,同样要死。
在绝对的权势面前,一切形同虚设。
这也是为何当初赵书海选择了沉默的原因。
但正平并不怪赵书海,他只怪自己没有本事,只能任人蹂躏。
“正平,今日我特意前来,乃是有一件好事要告诉你,你的秀才之名恢复了,你又可以考取功名了,你的未来还有希望,你还有无限机会!我相信你,以你的才华,此次必能考到一个不错的名次。”
赵书海激动的喊道。
然而正平闻言,却没有半点兴奋之色,而是神情落寞的摇了摇头。
“夫子,没有机会的。”
“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就因为一次失利,你就失去了信心?正平,这可不是我所认识的你啊。”
赵书海愣住了,以前每每提及科举考试之时,正平总是一副期待,向往的模样。
而今,为何会变成这样?
“还是说你这段时间荒废了学业,担心自己比不过其他人?正平,你不用害怕的,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做到!”
“都不是。”
正平叹息一声,双眼无神的道。
“夫子,我已经看透了,所谓的科举考试,不过是那些权臣用来徇私舞弊,中饱私囊的手段,我不过是一介草民,我拿什么去和那些权臣争?就算我拥有古今第一才华,我也只有名落孙山的份!”
正平现在什么都不想,他只想按照约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尝试一番。
如若最终依旧是名落孙山,无法完成对十三皇子的承诺。
那他就弃文从武,哪怕是最终死在战场上,他也绝不想再看一眼这早已腐败到骨子里的朝纲。
对于大夏的权臣,他早已是失望至极。
“不!”
赵书海言辞犀利的反驳道。
“只要你实力够强,你此次绝对有机会!这也是大夏立国百年以来,所有考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时候!”
“夫子,我们穷苦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已经输了,何时有过在同一起跑线上,朝中尽是奸臣。”
正平自嘲的笑了笑。
“正平,我知道你受了很多苦,对大夏失去了信心,可你要明白,此次科举考试,乃是陛下担任主考官,而非国相等文官,只要你能够让陛下满意,你便能够高中状元,你一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啊!”
赵书海抓住正平的肩膀,替他加油鼓气。
此话一出,正平瞬间愣住了。
陛下亲自担任主考官?
这怎么可能!
在大夏以往的科举考试中,从未有过这种情况。
只有成功考进前三甲,才有参加殿试的资格,才能够见到陛下。
然而此次陛下担任主考官,岂不是意味着从考试来人,全权由陛下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