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文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平凡文学网 > 朕让你监国,你登基了? > 第四百零五章 就此收手

第四百零五章 就此收手

第四百零五章 就此收手

话说回来,既然武治帝欲培养许婉南,给她一个从六品官职,为何秦乾禹要拒绝呢。.1-8?6,t¢x,t′.\c?o¨www.

这还是因为许婉南的性格所致的,她不喜约束,且为人比较坦诚,心里有事情从来都不藏着捏着,喜怒形于表面。

就拿许婉南平时对秦乾禹的态度来说,换做是其他人,不说恭恭敬敬,至少也要给足尊重。

可这丫头呢,总是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甚至没少以长辈的姿态,调侃秦乾禹。

这也就是两人关系亲近,再加之秦乾禹对这些也不看重。

可这要是放在规矩森严,等级严格的皇宫,那绝对是要出大乱子的。

就以她这没头没脑的性格,必然与其他御医合不来,回头稍微给她下个套,许婉南说不定命都保不住。

因此秦乾禹为了大局着想,并不想让许婉南入朝为官。

“老十三,朕知道你爱惜人才,可你也知道,宫中御医实在是不堪大用,平日里一些小毛病,他们倒是手到擒来,只要稍微复杂一些,这些人根本就毫无对策,一个个只知道哭哭啼啼,屁用没有,朕总不能每次碰到棘手的事情,都让人去召见许大夫进宫吧。”

武治帝皱了皱眉,十分的不悦。÷新$^=完:`本`§神??*站.? ?.更-|新${?最·′快1,

朕是让许大夫入朝为官,给她谋一个好去处,又不是要她的人,不还给你。

“父皇,宫中御医再不济,其医术也是代代流传下来的,其医术高低,无需直言,只是由于这些御医只负责为皇室看病,所以他们一年到头,也没有几次出手的机会,缺乏经验,才会导致看起来有些中看不中用,倘若让他们多看看病人,必能够将毕生所学都给用上,无需整天在太医署中纸上谈兵。”

秦乾禹说到这里,话锋一转。

“儿臣倒是有个好办法,不仅能够让宫中御医医术突飞猛进,还能够解决御林军的现状。”

“什么办法?真有你说的这么厉害?”

武治帝有些不敢相信。

“父皇仔细想想,大夏人才济济,可唯独大夫,郎中却是少之又少,即便是在和平时期,天下百姓有个什么小毛病基本都是靠自身身体素质硬抗过去,一旦哪天扛不住了,想要寻个郎中都十分麻烦,更不要说是在大战时期,前线将士即便侥幸存活下来,事后也大都会因为没有大夫治疗,最终不治而亡。”

秦乾禹说到这里,表明了心中想法。

“因此儿臣想要成立一个学堂,与其他私塾不同的是,并不教导四书五经,而是教导医术,如何治病救人,而这学堂夫子,则是由二嫂担任,将她的毕生所学,皆传授出去。_k!a!n`s,h_u+a?p.p?.¨n`e?t?

如此一来,这些从学堂走出的郎中,大夫,日后不仅能够替百姓们看病,还能够在大战时期,化身成医疗兵,随着军队一同出发,救治将士。

如若父皇愿意,儿臣也可以从中挑选一些医术高超之人,进宫为父皇看病。

另外,如今南境风寒瘟疫爆发,正值用人之际,但大夏的郎中大夫太少,即便有了救治的法子,也需要大夫赶往前线,亲自医治。

儿臣这个办法,可谓是一石三鸟,届时天下郎中,皆是许大夫,皆有她这般医术,天下百姓也无需在承受病痛折磨。”

“你说的倒是没问题,只是真有人愿意去学堂学习医术?”

武治帝皱了皱眉。

“父皇有所不知,一般而言,医术都是代代相传,即便有旁人想要学习,也都无处可去,这也是为何大夫如此之少的原因,儿臣如若成立学堂,前来学习之人,必然是如过江之鲫一般。”

秦乾禹解释道。

“好,那就依你说的去办吧。”

武治帝一口应下。

“不过,挑选进宫看病的这些人,务必要保证其对朕忠心耿耿,不得有失。”

“父皇放心,这些人儿臣定会好好挑选,培养成亲信,绝对不会有任何不轨之心,交由父皇。”

秦乾禹拍着胸口,信誓旦旦的说道。

“但一码归一码,朕可以答应你建立学堂,由许大夫担任夫子,教导一批学生出来,可为了防止国相他们从中作梗,许大夫依旧要担任院判。”

武治帝沉声说道。

“多谢父皇。”

秦乾禹点了点头。

“若是父皇没事的话,儿臣就先行告退了。”

“慢着。”

武治帝开口喊道,他看着老十三,眼中闪过一抹复杂之色,道。

“老十三,这些天以来,倒是辛苦你了,朕也知道,你想要查出到底是谁,让你娘亲感染风寒,甚至是波及到了太后。”

秦乾禹不置可否的点头应道。

“但朕希望你务必就此收手。”

武治帝紧接着命令一声。

“父皇,这是为何?”

秦乾禹愣住了,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在他的印象中,父皇向来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更何况此人甚至还害得皇太后都差点危在旦夕。

可父皇为何要忍气吞声。

“既然你娘亲和太后皆都安然无恙,你也给出了遏制住风寒传播的方法,朕相信皇宫必然无恙,再加之这三百万两银子拨下去,城外流民的问题也能够解决,此事已经是十分完美了,何须再节外生枝。”

武治帝脸上流露出一丝疲惫之色。

秦乾禹沉着脸,咬着牙,不知该如何开口。

同时他也明白过来,并非是父皇不想查,而是父皇可能心中明白,此事到底是何人所为。

只不过,父皇是在装糊涂不明白而已。

因为一旦戳破,事情将会演变到何种地步,没有人知道。

一旦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大错,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说到底,或许还是御林军的现状,令父皇心中没了把握,所以才这般瞻前顾后吧。

“儿臣遵旨。”

秦乾禹没有多说什么。

他深知父皇已经决断,无论说什么,都不可能说的动。

“罢了,朕有些乏了。”

武治帝站起身来,在赵嵩的搀扶下离开了。

“儿臣告退。”

秦乾禹喊了一声,也是有些有气无力。

他走出金銮殿,才发现杨玉懿这会儿正蹲在门口,焦急万分的等待着。

显然秦乾禹离开了这么久,不知下落,令她有些担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