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夏之耻
我大夏败的不冤!
短短七个字,宛如惊雷般在众人心中炸响。?{零*点>看?1\书|¥ `,?无@错#§内1容2
整个园林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面若呆滞的看着武治帝,满脸的惊愕之色。
“我大夏这是输了?”
无数人心中都有着这个疑问之色。
他们不敢相信,为何事情会变成这样,为何会输的这么惨。
先是国子监以及才子林的大儒,短短数天之内,尽皆惨败在大祭司手中。
而今在武治帝的鼓舞之下,连草堂书生也败的体无完肤。
这不只是草堂的惨败,同样是整个大夏的耻辱。
他们堂堂万邦之国,中原王朝,竟不敌区区蛮人!
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耻辱。
要知道,大夏乃是正统王朝,继承了历朝历代的文化历史,人文修养。
集前人智慧,才成就了如今的地位,纵然没落,可老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在许多人心中,即便他们兵力不敌南蛮,可为何依旧瞧不起南蛮。
无非就是因为南蛮乃是蛮夷,粗鄙的下等人,不配与他们相提并论。
就好比现代许多人都瞧不起棒子国以及倭国是一个道理。
可现在呢。
大夏最引以为傲的文化历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甚至是曾经名震天下的兵法,尽皆败给了蛮人。[2小?÷.说[?C?M%?£S?·$ ?!追{§=最??新^!章?]节,μ2
他们还有何骄傲之处?
一时之间,无数人羞愧的低下了头,只感觉无地自容。
草堂一众书生更是面若金纸,无力的跌坐在地上,不少人甚至当场晕了过去。
武治帝见众人这幅模样,心都在滴血。
在他看来,失败固然令人窒息,可绝不可一蹶不振。
如今连同文武百官之内,人群中都弥漫着一股绝望的压抑气息。
这样的情况下,还如何与南蛮决一死战?
难不成大夏坚持了这么久,最终也难逃灭国吗?
若是如此,那还不如早日投降,签下那屈辱条约,至少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不会再有人阴阳相隔。
“陛下不愧为一代君王,大夏也不愧为中原王朝之名,面对失败,竟这般坦然,大度,丝毫没有袒护自己人,这份气度,着实是令老夫佩服不已。”
大祭司略带讽刺的声音响起。
什么狗屁大夏皇帝,什么狗屁中原王朝,自诩为高高在上,瞧不起他南越?
如今还不是败在了他的手中,甚至还要这位不可一世的大夏皇帝亲口承认。
这对于大祭司而言,绝对是历史性的丰碑。
至少从这一刻开始,他南越国不再弱于大夏,无论是实力亦或者人文文化。¢q\i!u*s-h¢u?b·a′n¢g,.¢c_o¨m`
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是替南越,洗刷了这份耻辱!
“真是令本王子失望,本以为大夏这般张狂,定是卧虎藏龙,几天看下来,竟不是大祭司的一合之敌,如何称得上是万邦之国?笑话!”
越穹天轻蔑的看着众人。
这令不少人气的面色涨红,却无法反驳。
他们的确不是大祭司的对手。
“是啊,早知道大夏人都是一群中看不中用的废物,此行还不如不来。”
越欣更是赤果果的讽刺道。
她的话,无疑像是一个响亮的耳光,抽在了众人脸上,将大夏最后一点尊严,踩在脚底蹂躏。
“蛮人!来日方长!”
武治帝怒不可遏的丢下一句话,带着余皇后就要离去。
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这些蛮人未免太过了些。
其余众人也纷纷离去,实在是受不了这等屈辱,简直就是丧权辱国啊。
“唉……大夏之耻,大夏之耻啊!”
杨老夫人摇了摇头,重重的叹了口气,仿佛一瞬之间苍老了十岁般,那本就佝偻的身躯,更迟钝了许多。
“慢着!”
突然,一道响彻云霄的冷喝声响起。
众人闻言回头,看向大祭司。
赢也赢了,骂也骂了,这蛮人还想干什么?
然而却见大祭司三步并作两步,快速的从擂台上走了下来,直接来到了杨老夫人身后。
他目光如炬,瞳孔中隐隐有怒火升腾,毫不留情的质问道。
“杨将军……不,现在应该称呼你为杨老夫人吧?你我相识多年,如忘年老友,而今一见,你却装作不识,欲匆匆离去,这是何故?莫非…将军相夫教子,早已没了当年热血,提枪纵马的英雄气概?难怪杨家没落,原来如此!”
此话一出,正中杨老夫人的软肋之处。
她杨家为何没落至此?
全都是拜眼前之人所赐!
她的丈夫,她的七个儿子,全都是被眼前之人所杀!
国仇家恨之下,纵然杨老夫人已经念佛多年,心性极佳,此刻也终于是忍无可忍。
“好个牙尖嘴利的蛮人,我娘岂会与你这卑贱之人成为老友?真以为本姑娘手中之剑是玩笑不成!”
伴随着锵的一声,暴怒之中的杨玉懿猛然拔出腰间佩剑,横在大祭司的脖子前。
寒风袭过,大祭司鬓角几缕发丝吹动,落在削铁如泥的尚方宝剑上,竟当场斩断。
哒哒哒!
下一刻,一众南越将士全都手持兵戈,围了上来,剑指杨玉懿,以及杨家众人。
神机营将士见状,也纷纷护驾,将南越众人围了起来。
刹那间,肃杀之气充斥着整个园林。
越穹天勃然大怒的骂道。
“这就是中原王朝的气度?口口声声扬言自己受圣人教诲,却干出这般行径,岂不是小人所为!”
“你……”
杨玉懿眼中寒光乍现。
纵然她脑子不怎么灵光,也能听得出来越穹天这诛心之言。
“把剑放下!”
杨老夫人沉声喊道。
杨玉懿这才不情不愿的将剑收了起来。
“当真是个无理的丫头!”
大祭司冷哼一声,看都不看杨玉懿一眼,目光直视杨老夫人,道。
“怎么,不敢与老夫一见?”
“不敢?”
杨老夫人冷笑一声,陡然转过头来,手中拐杖重重的砸在地上,气势如虹的骂道。
“想当年老身在南境吐噜关时,单枪匹马,视南蛮八万大军如同草芥,今有军有将,有何惧哉!
只恨当年眼花,未能认出你这贼子,令你侥幸逃脱!”
原来,当年南蛮潜进大夏,抓走了一批大夏进京赶考的书生。
杨家身为镇守南境的大军,责无旁贷,那时杨老夫人还尚且年轻,能够提枪纵马。
在得知情况之后,单枪匹马追杀而去,最终在南蛮大军之中七进七出,成功在杨家军支援赶到之时,拖住了南蛮大军,解救了这些赶考书生。
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当年大祭司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