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宗立庙
“父皇,此次并非儿臣之功,而是归咎于杨老将军,若非是老将军生前所留,儿臣也无法战胜南蛮。·d+q·s-b¨o-o·k·.*c′o\m′”
秦乾禹开口道。
“儿臣受赏,实在是受之有愧,万万不敢。”
“赏赐杨老将军?”
武治帝皱了皱眉,心中有些不愿。
倒不是他小气,而是杨老将军生前功勋卓著,位极人臣,再加之又是他的心腹,一直镇守于大夏南境。
几乎可以说是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
而今杨老将军已经战死,如若再封,那武治帝实在是不知该封什么才好。
若是封的低了,世人必然说他小气。
可要是封的高了,那按照大夏规矩,爵位可都是世袭制的,且一旦追封后,金银财宝,锦罗绸缎,甚至是封地都得一样不少。
以大夏目前的财力而言,武治帝根本拿不出这么多东西。
再者,杨老将军早已战死,现在整个杨家都靠着老十三才能苟延残喘,一旦武治帝大肆封赏,先不说奖赏问题,光是国相等人就不会同意,必定跳出来反对。
而杨家也再次将成为众矢之的。
这对于杨家和老十三而言,绝非是一件好事。
可若是封赏老十三就不一样了,他们是君臣,可也是父子。^x^i!n·2+b_o!o,k\.*c*o/m_
给老十三的东西,终究还会回到皇室,而且还能够简单的赏赐一下,这对于国库压力也会小许多。
“老十三,既然你想让朕追封杨老将军,那你说说,朕如何赏赐才好?”
武治帝沉声问道。
“父皇,依儿臣愚见,老将军生前镇守一方,护南境百姓安居乐业,实为我大夏南境战神,死后又将生平见解留下,形成了这本杨家兵法,护我大夏百年无忧,此等功绩,理应建宗立庙,享世人香火,为天下百姓世世代代所供奉,方才能让杨老将军永远的活在我大夏百姓心中啊。”
秦乾禹句句肺腑的喊道。
武治帝眼中精光一闪,好你个老十三,果真是头脑聪慧。
他怎么就没有想到。
以杨老将军的功绩而言,他若是追封,怎么封都会为人诟病。
妾对于大夏的财力而言,压力实在太大。
可要是为杨老将军建宗立庙,受世人香火,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仅让天下百姓觉得理所应当,且还不用花费多少金银,还能够让人感觉出他对杨家的器重。
正当武治帝打算答应下来之时,许瀚文立马站了出来,拒绝道。
“陛下,臣认为此事不妥。”
武治帝脸色一寒,道。].搜?搜±<小£~t说{:网? ˉ}`追%§最μ新??章±?节μ?
“国相,有何不妥之处?”
“陛下,并非是臣认为杨老将军不配建宗立庙,只是自大夏开国以来,建宗立庙者,皆为那几位开国元勋,杨老将军的功绩是高,可远远没有达到开创大夏的地步啊。”
许瀚文回应道。
他之所以不同意,无非就是一旦杨老将军真的建宗立庙了,那对于文官一派而言,将是巨大的打击。
他们文官一派奋斗了几辈子,上百年的时间,也没有一人能够建宗立庙啊。
从此以后,朝堂之上岂不是意味着他们文官将要被武将打压?
这是许瀚文绝对不能够忍受的。
杨老将军生前与他打的不可开交也就算了,死后还要给予重击,这要是传出去,他的脸都得丢光。
他堂堂国相,竟不是个死人的对手。
其余文官也纷纷站了出来反对。
“陛下,臣认为十三皇子言之有理,若非是杨老将军所留兵法,今日我大夏必定遭蛮人嗤笑,颜面无存,丧失人心。”
魏国公余达开口说道。
他也是武将,且与杨老将军关系不错。
如若杨老将军能够建宗立庙,对于武将而言,乃是天大的好事。
从今往后,他们武将一派的威望,便能够与文官一派抗衡了。
双方各执一词,却都有理有据,争的不可开交。
秦乾禹看了眼许瀚文,冷笑道。
“杨家之功绩,天地共鉴,此番更是救大夏于水火,国相却公然站出来反对,难道就不怕遭天下人唾骂吗?我大夏百姓都在此眼睁睁的看着,难不成国相想要让父皇令天下百姓失望,陷父皇于不义?”
此话一出,周围百姓甚至是读书人此刻都纷纷怒目而视,盯着许瀚文等人,要不是有神机营维护秩序。
只怕这些人早都将许瀚文等人生吞活剥了。
倘若他再坚持下去,势必要失了天下读书人的民心。
这对于许瀚文而言,乃是巨大打击。
他现在可就靠这些读书人在朝堂上与秦乾禹抗衡了。
更重要的是,倘若他还敢坚持,那就是陷陛下于不义。
这等罪名,许瀚文怎么承受得起。
“臣万万不敢。”
许瀚文咬了咬牙,最终还是选择了忍让。
其余文官见状,也都默不作声。
武治帝冷哼一声,这才朝着众人说道。
“朕会亲自下旨,为杨老将军在皇城建立庙堂,届时天下百姓皆可前往供奉。”
“多谢陛下!”
“多谢皇上!”
一时间,无论是杨家众人,亦或者是周围百姓,纷纷跪下来行礼谢恩。
尤其是杨家众人,心中更是对秦乾禹感激不已,从今往后,杨家的盛名,也将会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起来吧。”
武治帝摆了摆手。
“今日大败蛮夷,朕心甚慰,今日便到此为止。
赵嵩,起驾回宫。”
“奴才遵旨。”
赵嵩应道,他使了个眼色,太监们立马抬着龙辇,起驾回宫。
“陛下,还请留步。”
大祭司快步来到了龙辇前方,拦了下来。
武治帝瞥了他一眼,有些不悦。
“蛮人,何事启奏?”
“陛下,正所谓兵法无国界,杨老将军生前所留兵法,对于我等读书人而言,更如琼浆玉液,求机若渴,恳请陛下能让我再阅览一番。”
大祭司态度十分诚恳,再也没了此前半点嚣张轻狂之色。
“阅览?”
武治帝冷笑一声,一眼就看穿了大祭司心中所想。
只怕阅览是假,妄想背下杨家兵法才是真吧。
这本杨家兵法生涩难晦,只看一遍根本记不住,但却能够看明白其中内容所写。
而大祭司也正是因为记不住,才想要多看几遍。
“此兵法乃杨老将军穷尽一生才学所著,乃是我大夏瑰宝,莫说是你一个蛮人,即便是大夏皇室,没有朕的允许,也不可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