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文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平凡文学网 > 万能空间里的温暖救赎 > 第 91章 丰收喜农

第 91章 丰收喜农

林舞穿着一身淡蓝色的襦裙,裙摆上沾了些泥土。,求+书.帮¢ *已*发-布~最,新~章?节/她手里拿着一根枯枝,在田间一边踱步一边查看。秋日的阳光洒在她秀丽的脸上,微风轻轻吹过,掀起了她几缕头发。

“今年这红薯长得可真好啊,你看这藤蔓,都快把地给铺满了。”林舞轻声嘟囔着,眼睛里满是期待。她弯下腰,慢慢拨开红薯藤,用手摸了摸土里红薯的大小,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好了!”林舞灵活地躲开飞溅的土块,弯腰抓起一串有五个薯块的根须,“这株估计能有三斤重呢!”她发间的银铃铛随着动作叮当作响,把趴在草垛里打盹的野兔都惊醒了。

大司农和农师们急不可耐地走进田间,蹲下身子,仔细查看红薯的生长情况。一位农师用手扒开泥土,几个大红薯露了出来,他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哎呀!这红薯个头真大,看看这颜色,肯定是上等的品质。”

德公公说:“各位大人,皇上正盼着这红薯丰收的消息呢,咱们都得仔细点儿。”

这时候,县令带着一群衙差也赶来了。师爷拨开一颗红薯秧,大声说:“大人您看,这红薯藤长得多茂盛啊,肯定是个高产年。”

“是啊,我干了一辈子农活,还从来没见过这么高产的作物呢。”另一位农师跟着说。

村里的人听到农师们的惊叹声,都围了过来。大家看着从土里挖出来的一个个红薯,都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不敢相信的样子。

“这……这还是咱们种的红薯吗?怎么长这么大个儿?”

“就是啊,一亩地能产出这么多,以后的日子有盼头了。”

“公主真是咱们村的福星啊,带着咱们种出了这么好的红薯。”

林舞看着众人惊喜的表情,心里也很高兴。她对大司农说:“大人,现在红薯己经成熟了,咱们不如先试着收一些,让陛下也能早点放心。”

县令在旁边赶紧说:“大人放心,我这就让衙差们帮忙,一定保证采收工作顺利进行。”

说干就干,村民们在林舞和里正的指挥下,热火朝天地开始采收红薯。/k\a/y?e¨-¨g\e`.·c+o+m`男人们拿着锄头,把红薯从土里挖出来,女人们负责把红薯上的泥土弄干净,然后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箩筐里。孩子们也不闲着,在田间跑来跑去,帮忙递工具、运红薯,欢声笑语在整个田野里回荡。

德公公站在一旁,看着这热闹的场景,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公主,这场面可真壮观啊,等回到京城,咱们也好跟陛下好好禀报一番。”

林舞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微笑着说:“希望这红薯能让陛下和朝廷满意,也能让老百姓都受益。”

时间一点点过去,一筐筐红薯摆在了田埂上。这些红薯个个都饱满圆润,颜色也很诱人,最大的有好几斤重呢。看到这丰收的景象,大家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哇,这么多红薯,今年冬天不用饿肚子了。”

“是啊,多亏了公主引进了这红薯种植的方法,不然哪有现在的好日子。”

“这红薯简首就是咱们的救命粮啊!”

村里的老人们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在这儿生活了一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产量。

“祖坟冒青烟了啊,这是上天保佑咱们林家村。”一位老人双手合十,朝着天空拜了拜。

县令看着那一堆堆的红薯,心里开始盘算起来。他走到林舞身边,小心翼翼地说:“公主啊,这红薯丰收,都是您的功劳。我想着,这红薯除了给朝廷进贡之外,咱们县里能不能留一些,用来救济那些穷苦的百姓呢?”

林舞看了县令一眼,说:“大人放心,种子会留够的。不过这红薯的分配,还是得按照朝廷的规定和村里的实际情况来定。”

县令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这高产粮食出在他管的县里,他的官职说不定能再升一升呢。

在采收的时候,也出了点小状况。有个村民不小心挖到了一块大石头,锄头差点坏了。他嘟囔着:“这石头怎么这时候冒出来,可别耽误了采收。#¤求??μ书oa′帮?± ?<>无±\§错??内??~容÷£”

旁边的二狗子笑着说:“嘿,你这运气,估计是石头也想尝尝咱们这红薯的味道呢。”

让让!让让!"王婶推着独轮车挤进人群,车板上躺着个足有脸盆大的红薯,"舞丫头快看!这怕是成精了!"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一下子,紧张的采收工作也变得轻松愉快了。

晒谷场东头突然传来铜锣声:“慢着!先称这垄——”大司农抖着他的山羊胡子,指着刚翻开的三丈地,“本官要亲自看看一亩地能产多少!”

八个衙役抬着包铜的大秤,呼哧呼哧地走了过来。林大有却笑着拦住他们:“用这个。”他拍了拍身后两人高的木架,滑轮组上的麻绳还有新鲜的刨花香呢,“舞儿设计的‘飞天秤’,二百斤的粮食一个人就能提起来。”

“胡闹!”主簿刚呵斥出声,就见林舞一只手转动绞盘。装满红薯的竹筐稳稳地升到半空,秤砣“咔嗒”一声卡在三千斤的刻度上。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吓得拉秤的衙役松了手,秤杆“啪”地一下打在主簿的官帽上,那颗颤巍巍的帽珠骨碌碌地滚到薯堆里去了。

“亩产九千五百斤!”里正扯着嗓子大喊,声音大得一里外祠堂上的瓦片都被震得簌簌落下来。

县衙主簿的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突然"咔"地掰断一柱算筹:"这一百亩算下来...竟有一百万余万斤?"他猛地起身碰翻茶盏,滚烫的茶水在宣纸上洇开墨团,"快!快给大人换新账册!"

靠着人多力量大,一百亩红薯一天就全部采收完了。看着晒谷场上那一堆堆的红薯山,大司农、里正和几个族老都激动得哭了。上天保佑我东禹啊,有了这高产作物,以后我东禹再也不用愁缺粮了。林舞不知道的是,大司农、德公公和县令都写了奏折,八百里加急一起送往京城。

晚上,林舞决定办一场丰收宴,一是庆祝红薯丰收,二是让大家尝尝味道,顺便教教大家红薯怎么做好吃。

晚上,整个林家村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村民们都在自家门前挂了红灯笼,贴上了喜庆的对联。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鸟。

宴会摆在村子的打谷场上。一张张桌子摆得整整齐齐,上面放满了用红薯做的各种美食。有烤红薯、红薯粥、红薯丸子、拔丝红薯……香气扑鼻,让人首流口水。

德公公坐在主位,他吃着一道道美食,赞不绝口:“嗯,这红薯做出来的饭就是好吃,吃起来又软又细,甜滋滋的还不腻人。”

大司农也点头称赞:“公主,您这红薯种植的方法不光带来了高产,还让这食物变得这么美味,真是太妙了。”

林舞微笑着说:“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没有朝廷的支持和村民们的辛苦干活,也不会有今天的好收成。”

里正端着酒杯站起来:“来来来,大家都举起杯,敬公主和朝廷,敬咱们这丰收的喜悦!”

大家都响应了,在一片欢声笑语中,酒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音。

县令也赶紧凑过来:“公主啊,这红薯丰收了,咱们县也跟着沾光了。以后啊,还得靠您多照顾,把这红薯种植推广到全县,乃至全省呢。”

林舞看着县令,很严肃地说:“县令大人,这红薯种植虽然好,但是也得看地方适不适合,不能瞎推广。本公主会派人帮您搞试点种植,如果行的话,再推广也不迟。”

县令连连点头:“是是是,公主想得真周到。”

宴会上,村民们表演着各种节目。有变魔术的、唱戏的、跳舞的……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心里的喜悦。这么多年来,上河村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一位老者拉着二胡,唱起了老歌谣:“哎呀嘞,红薯丰收日子甜嘞,公主恩情记心间嘞……”

孩子们围着篝火跳舞,他们的笑声就像银铃一样清脆好听。

第二天,林舞家五十亩土豆又收了三十余万斤。此时,上河村引起了轰动,附近的村民都聚到了上河村。知府也听到了消息,赶紧调动了三百多名官兵把上河村围了个严严实实。第三天,圣旨到,随着圣旨来的有一千多名官兵,百十多辆马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天下之事,农为本,食为天。近日,朕得悉林家村高产作物之盛,实乃苍天眷顾,社稷之福。为留薯种,来年种植,特颁此旨,以安民心,利国计。

一、凡我朝境内,所产高产作物者,务必精选良种,速运回京城,以供皇家田亩及官仓留种之用。此乃关乎国计民生之大事,不得有误。

二、朝廷将以米价公平收购所送高产作物之种子,确保农人劳有所获,不致因献种而生计受损。此乃朝廷对农人之厚爱,望各地官员悉心执行,不得克扣。

三、除精选留种之外,其余高产作物皆归朝廷所有,以供调配,或赈灾济民,或充实国库。此令一出,各地须严格遵守,不得私自留存或贩卖。

西、朕深知农人之艰辛,故特命地方官员,务必妥善安置农事,确保高产作物之种植与收获顺利进行。同时,亦需加强对农人之保护与扶持,使其安居乐业,勤于耕作。

五、此旨意在鼓励农耕,发展农业,以保我朝江山永固,百姓安康。望各地官员及农人等,共体朕心,遵旨行事,不得有违。

钦此!

里正听明白圣旨后,兴奋的和大家解释,皇上这是按米价买薯种。现在米价8文一斤,一亩红薯产量可达万余斤。那就是八十两银子呀。村里人都惊喜万分,他们种地,一年下来手里连五两银子都见不到,何来的八十两银子啊?永强婶儿说我家人多,开荒地三十多亩,其中种了红薯10亩,土豆10亩。除了还给舞丫头种子钱和交赋税,那我家算起来也收入至少上千两呢。永强婶儿说完就要给林舞跪下磕头。好多村民都要给林舞磕头,林舞赶紧躲开说:“叔叔、婶儿、伯伯们,今年是第一年,所以皇上按米价收,明年种的多了,也就不是这个价了。今年只不过占了先机。”

里正激动地看着林舞说:“舞丫头,咱村儿公共田有好几百亩。等到秋收完,咱村也有钱了,就像你说的,咱办厂,办学堂。这样我上河村百姓的日子就不会那么苦了。”村民听的也是群情激昂。这好日子说来就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