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儇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其实昨天晚宴他提前离开就是为了见一个人,一个来自成都的宦官,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的监军梁处厚。
梁处厚带来了陈敬瑄的书信,信中哭着祈求李儇仿效唐玄宗进入成都府暂避,并且已经为李儇重修行宫,还派了三千军士来兴元接驾。
目前台阶有了,李儇也顺势而下,他故作沉吟道:“既然诸位爱卿都建议暂避成都,朕决定派宫仆先行,过些天就是除夕,等年后我们再动身南下。”
众人见事情已定,也默契的不再说什么,早一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就早一天安全,如果不是马上就新年了,他们恨不得明天就收拾东西出发。
正月初三,李儇率众臣离开兴元府向成都进发,一路经过七盘关、转斗铺、中子铺、神宣驿、朝天驿、飞仙观、利州、桔柏渡、昭化、剑门、普安、武连、梓潼,终于在二十八日抵达成都府,陈敬瑄亲率西川百官在鹿头关迎接李儇。
李儇一行人到达成都后并没有住在成都府衙,而是被安排在成都西南的青羊观。
青羊观占地200多亩,虽说比不上长安皇城的恢宏大气,但是环境还算不错,观内树木葱郁,显得非常幽静,让人感觉到一种安静祥和的宁静,这对于一路战战兢兢,跋山涉水逃难而来的李儇一行人倒是个不错的居所。
陈敬瑄为了迎接李儇来成都避难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准备,光是修缮道观就花了上万两银子,即便如此,前些日子李儇派遣前来探路的宫仆看到陈敬瑄修复的行宫后仍然出言强横,称成都为蛮荒之地。
陈敬瑄堂堂节度使,眼里只有弟弟田令孜和皇帝李儇,哪容得了一个仆人说三道四,他们不给陈敬瑄面子,陈敬瑄也就不给他们面子了,当即下令捕杀五十余人,把尸体丢在道路上展览。
此事之后再也没人胡言乱语了,陈敬瑄不怕宫仆告状,因为田令孜和李儇根本不会在意奴才的生死。
二月初一,李儇在青羊观召见群臣,目的很明显,一是对这次护送随行的人论功行赏以便笼络人心,二是讨论如何剿灭黄匪收复长安。
凌晨,天色还是黑沉沉的,但大街上的马车已随处可见,每辆马车的右辕上都挂着橘色的灯笼,上面写有主人的姓,马车一辆接着一辆,浩浩荡荡向青羊观方向而去,卯时未到,青羊观门口已聚满了官员,他们正三三两两低声交谈着。
李侃此时在马车中打着盹,他还没有适应这个时代的节奏,这才凌晨四点多就被李杰拉着过来上朝了,迷迷糊糊不知过了多久,青羊观里传来一声浑厚的钟声,一名宦官走出来高声宣道:“卯时三刻已到,群臣进殿!”
李侃一听才知道已经在马车里等了一个小时了,果然这李儇不是个勤政的皇帝,上朝都比别的皇帝晚。
青羊观门口几十名官员此时已排成了两队,文官居左由寿王李杰率领,武官居右由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率领,按品级依次排列。
请阳关大门打开,两名监门校尉手执门籍高声喊道:“唱籍”。
李侃是第一次正式上朝,对于唐朝的上朝礼仪还是挺感兴趣的,一时精神了不少,所谓‘唱籍’就是现代的点名。
如今皇帝避难成都,上朝的流程倒是没有在长安那么繁琐,点完名字以后文武官员便一起进了青羊观,向着观内的大殿而去。
群臣进殿,按照品级依次排列,大殿里窃窃私语,议论着今天早朝会是什么内容。
“陛下驾到!”内侍少监一声长喝,官员们纷纷站定,大殿里顿时安静下来。
一声钟响,六名御前侍卫鱼贯而入,腰挎御刀,手执弓箭,分列玉阶两边,两名宫娥左右各一,手握宫扇,簇拥着李儇进殿,田令孜迈着碎步跟在李儇身后。
李儇坐定,众臣立即躬身齐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儇点点头,一抬手说道:“众爱卿平身!”
内侍少监尖声道:“陛下有旨,百官归位!”
“谢陛下!”官员们纷纷列队站好。
李儇看了看众臣缓缓说道:“今天的议题,想必各位爱卿已经知晓,黄巢反贼攻占长安,诸位爱卿忠君爱国护卫朕顺利抵达成都,其功在社稷,不可不赏。”说到这里,他停住看了看身旁的田令孜。
田令孜向前走了两步将手中的一道圣旨交给了内侍少监,内侍少监展开圣旨高声宣读道:“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从龙有功,特封检校左仆射并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赏银三千两,监军梁处厚护送有功,赏银一千两,三千护送将士每人赏钱十贯,西川军士赏钱十万贯,绢五万匹。”
群臣的目光不由都看向了队伍前面的陈敬瑄,有人羡慕有人嫉妒,这个靠打球赢得节度使位置的人竟然寸功未建就可以享受宰相殊荣。
陈敬瑄激动的出列稽首道:“臣谢陛下隆恩!”
李儇微微点头,待陈敬瑄退回队伍,又道:“神策军斜谷一战历尽艰辛,取得胜利,是为三军将士奋勇杀敌所致,朕今天要特地封赏神策军有功将士,宣陈邺进殿!”
“宣陈邺进殿!”
“宣陈邺进殿!”
呼喝声一声声传了下去,陈邺昂首挺胸,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大殿,他向李儇稽首道:“微臣神策军校尉陈邺参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李儇摆了摆手,一脸微笑道:“陈校尉免礼平身!”
“谢陛下!”陈邺起身站好。
内侍少监打开圣旨,高声宣读道:“神策军昭武校尉陈邺,舍身护驾,杀敌居首,击退反贼立大功,特封游骑将军、加赐开国县男,赏银一千两,绢五百匹,赐随驾神策军士每人钱二十贯,伤残军士每人钱三十贯,阵亡军士每人钱五十贯。”
“臣谢陛下隆恩!”陈邺再次行礼高声喊道。
陈敬瑄刚才还有些得意,此时听见皇帝对陈邺的封赏不禁有些嫉妒了,他的西川军有四万多人,皇帝赏赐的十万贯钱分到每个人头上也就两贯多,而神策军人均都三十多贯了,这都差了十倍不止。
陈邺对这些赏钱倒是没什么感觉,神策军的待遇本来就优于其它军队,所给的朝廷补给是其它军队的三倍,同时还有奖金、津贴之类的收入,赶上逢年过节,皇帝大赦,或者新皇帝登基等重要事件时,最先犒劳的也是神策军。
李儇刚登基的时候赐左右神策军士每人五十贯,威远卫每人三十贯,左右金吾卫每人十五贯,这就是差距。
待陈邺谢恩退出大殿,内侍少监又高声宣读道:“太子少师王铎任司徒,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王铎一副感激涕零的走下台阶俯身跪地:“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万岁!”
他这段时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虽说没了兵权,但现在起码也是位列宰相了。
“神策军中尉田令孜忠君护国,此次能顺利到达成都其功不可没,特封左金吾卫上将军兼判四卫事,加封为晋国公,赏银三千两,绢一千匹。”
内侍少监话音刚落,田令孜也是一副感激涕零的走下台阶俯身跪地:“老奴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万岁!”
大殿里的官员们都愣住了,都知道田令孜恃宠横暴,把持大权,无所不为,没想到一个宦官竟然被封为从一品国公,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打脸,在场的除了李侃,李杰两位亲王,连几位宰相也才正三品。
寿王李杰微微皱眉,他显然也没想到自己的皇兄会给田令孜这么大的封赏,他本人是比较讨厌田令孜的,只是碍其势大,不能把他怎么样。
李侃也是微微摇了摇头,自己这位皇帝弟弟真的是没救了,简直就是把身家性命交给田令孜了,不说皇室唯一的一支军队神策军被田令孜掌控,现在连金吾卫和监门卫都被他控制了,金吾卫掌宫中、京城巡警,监门卫掌诸门禁卫及门籍,这等于皇城和宫城都交给田令孜一个人了,他要是造反恐怕没一个人拦得住。
还有一个满脸嫉妒的就是王铎了,两年前晋国公还是封赏给他的,没想到现在落到一个宦官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