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文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平凡文学网 > 四百个民间鬼故事 > 第105章 《红绸引魂灯》

第105章 《红绸引魂灯》

明朝正德年间,青州府有个叫周文远的穷书生。这日他去邻县访友,贪杯多饮了几盅黄酒,归家时己是月上柳梢头。

行至城郊荒山,忽见路边八角亭里悬着盏红灯笼。那灯笼红得邪性,像刚剥下来的人皮浸了血,在夜风里摇摇晃晃。周文远揉揉醉眼,暗忖方才路过时分明不见这亭子,怎的凭空冒出来了?

"公子..."一声幽咽自灯笼后飘来,周文远汗毛倒竖。只见红光里渐渐凝出个红衣女子,凤冠霞帔缀满金线,盖头下却滴答滴答落着血珠子。

"帮帮我..."女子伸出青白的手,腕上金镯刻着"陈"字,"把这灯笼送到城南土地庙..."话未说完,灯笼突然炸开团血雾。周文远再睁眼时,亭子连人带灯笼都消失了,只有自己手里攥着块褪色的红绸。

三日后,城南张员外家办喜事。新郎官骑着高头大马经过土地庙,忽见庙檐下挂着盏血红灯笼。新娘子刚下轿,平地刮起阴风,灯笼"呼"地烧起来,火苗里分明映着个披头散发的红衣鬼影。

"还我命来——"新娘子盖头掀开,哪是什么娇娥,分明是具白骨!宾客们尖叫逃窜,新郎官被红绸勒住脖子吊上房梁,死时手里还攥着沾血的婚书。

周文远听闻此事,慌忙翻出那日捡的红绸。阳光下细看,绸面暗纹竟是一幅灭门惨案图:二十年前,青州首富陈员外嫁女当日,一伙蒙面人血洗喜堂,新娘被活生生钉进棺材,手腕金镯正是他见过的那只!

当夜子时,红绸无风自动,引着周文远摸到城西乱葬岗。月光照在一座裂开的墓碑上,碑文写着"爱女陈素娥之墓",坟头土里赫然露出半截红盖头。周文远大着胆子扒开浮土,棺材里躺着个面容如生的新娘,只是心口插着七根桃木钉。

"多谢公子。"女尸突然睁眼,桃木钉"啪啪"崩断,"那些畜生为夺我陈家传家宝,假扮山匪屠我满门..."她抚着金镯泣血,"这镯子暗藏机关,他们找不着宝贝,就把我活埋在此..."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更夫惨叫。周文远跟着红光追去,见县太爷的小舅子王二癞子倒在血泊中,手里还攥着把带血的铁锹——正是当年领头的蒙面人戴的青铜面具!

从此每逢月圆,总有人见红衣女子提着血灯笼飘过街市。有人说在城隍庙供上三柱清香,就能听见女子幽幽念叨:"第七个...还剩最后一个..."

周文远蹲在城隍庙供桌下时,瓦片上的青苔正往下滴水。昨夜暴雨冲塌了半边院墙,露出供桌后一道暗门,门环上铜锈斑斑,刻着与金镯相同的缠枝莲纹。

"就是这儿!"他摸出怀里金镯按进凹槽,暗门"吱呀"裂开条缝,腥风裹着纸钱灰扑面而来。甬道尽头,七盏人皮灯笼悬在北斗七星方位,正中供着个鎏金匣子,匣面密密麻麻钉着镇魂符。

突然腰间红绸剧烈颤动,陈素娥的鬼影在灯笼红光里忽隐忽现:"快开匣!子时三刻..."话音未落,背后传来铁链哗啦声。周文远回头,只见县太爷带着三个衙役堵在门口,为首捕快手里钢刀泛着黑气——正是当年钉死陈素娥的凶器!

"当年陈家丫鬟带着这匣子逃进密道,到底叫老子逮着了。"县太爷笑得狰狞,他撩开官服,腰间赫然挂着青铜面具,"那蠢道士说什么七星镇魂,还不是让老子混成第七个..."

话音未落,七盏灯笼同时炸裂。陈素娥的嫁衣被阴风鼓成血浪,发间金钗化作利箭,将三个衙役钉死在墙上。县太爷慌忙举起钢刀,刀刃却突然调转方向,生生削掉自己半边脑袋——二十年前正是他用这把刀,砍下了陈老爷的头颅。

周文远趁机掀开鎏金匣,里头竟是半块龙凤玉佩。陈素娥的鬼魂突然凄厉惨叫,原来那玉佩飞出一道金光,照出她身后浮现的老道士——正是当年提议活埋她的"高人"!

"孽障!"老道士甩出符咒,"你以为灭门案只有七人?老道若不假意超度,怎能用你的怨气养这聚财玉佩..."符纸化作锁链缠住陈素娥,玉佩开始吸食她周身红光。

周文远瞥见匣底刻着"陈门至宝,破邪镇心",抓起玉佩狠狠摔向青砖。玉碎刹那,二十年前惨状如走马灯浮现:原来这玉佩能辨忠奸,当年陈老爷正是发现女婿与道士勾结夺宝,才招来杀身之祸。

"你们才该入无间地狱!"陈素娥双目淌血,破碎的玉佩里腾起上百冤魂,都是被老道士害死的无辜者。冤魂撕咬着老道士的肉身,他怀里的半块玉佩突然长出獠牙,将他剩下的躯干吞吃得干干净净。

雄鸡报晓时,周文远抱着陈素娥的尸身爬出地洞。晨光落在新娘嫁衣上,那抹刺目的血红竟渐渐褪成海棠色。怀中的女子不知何时化作白骨,唯有一对金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里头机关弹开,露出夹层中刻着的陈氏家训:

世人皆道黄金贵,不及心头一寸明

后来青州府多了位专写奇闻异事的说书先生,每逢中元节便讲血灯笼的故事。有醉汉信誓旦旦地说,曾在雨夜看见穿海棠色襦裙的女子,提着盏白灯笼给乞丐送银钱,灯笼上隐约可见个"陈"字。

(可能写多了写不出新颖故事 你们可以说些你们知道简介的故事我来编写谢谢大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