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接刃战
朱棣的将士们也都知道,但凡是能够活着回去,朱棣便是绝对不会亏待他们,就算死了,家里的妻小也会得到妥善的安置。-d~i?n\g~x¨s,w?.·c_o′m`
而且,朱棣还故意将援军到达的时间往短了说,这自然便给了将士们更多的信心。
当即,将士们便纷纷的将手赏弓箭往地上一扔,直接提起放在手边的刺刀长枪或是其余兵器。
那群民夫们也被调动了起来,在沐英的指挥下,这群民夫占据了城垛口的位置,不断的将石块和粗木从城垛口扔下去,以此来阻挠着向上攀爬的敌军。
拿着持刀拿盾的士兵就站到了民夫的身侧,一是防止民夫溃逃,二是随时准备支援,而拿刺刀长枪的将士,则站在稍后的位置,只等敌军杀上城头。
不少敌军被民夫推动的滚木大石砸中,惨叫着从云梯上摔了下去,底下的护城壕沟里尽是竖直向上的尖木,一但掉下去,基本就必死无疑。
而有的敌军冒着滚木大石的打击,奋力爬到城垛口附近时,又会遇到朱棣这边的将士刺击。′p,a¨o¨p^a?o¨z*w~w_.-c/o,m+
因为攻城方爬城,带不了长兵器,拿的都是单刀、短斧,而且又是以下迎上,因此与据高临下的手拿刺刀长枪的将士们交战十分费力,又有不少敌军被朱棣的将士们击落下云梯。
并且此时下方的敌军也不敢轻易射箭,以免误伤自己人,双方就在城垛口內外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这种细节到每一名士卒的站位,还是多亏了那潼关原本的总旗,他镇守潼关多年,对于潼关的各种关窍熟悉的简直不能在熟悉了,自然知道那里更好防守,那里容易有漏洞。
巴雅尔这多大八万人的大军,自然也不可能是他一个人自己指挥的,手下也有大量的中低层将领,而这一次的总攻,统领军队的正是巴雅尔麾下的两名大将。
一人是汉人,名叫高盛,原本只是一山贼,最后被李思齐给收编,能从一个山贼成为如今统领万人的万户,自然不是什么好相与之辈。
而另一将领这叫格图沙,是个蒙古人,虎背熊腰,长着一张十分凶悍的马脸,还有一道长疤一直凑额头划到脖颈,看起来便是压迫感十足。°|求e(;书#?帮o ^更*(新??最?μ全¢
这二人身为将领,自然是要随队出击,亲自督战的,但是倒也不用真的身先士卒,毕竟这又不是阵地战,而是攻城战,谁都知道走在前面是最容易死的。
两人跟在大军的后方,看着麾下大军此时虽然是已经接近了城垛口,但却迟迟无法突破上城墙,反到一个一个被守军打了下来,心里也不由焦急起来。
高盛抢先开口说道:“也不知这守关的是谁,竟然这么难缠,我们恐怕难以攻上城去吧!而且我们的伤亡也不小,不如暂时撤退,等纳瑟大人来定夺?”
李思齐算是个割据势力,自然不能指望对手底下的士兵有什么太大的掌控力,就像是史老三一样,时刻准备着叛逃。
而高盛也是如此,如今攻城的士兵,多是他的步兵,他见伤亡这么大,自然是会心疼自己的家底的。
那个蒙古人格图沙倒是没那么多花心思,听见高盛所说的话,只是大怒道:“好不容易打到城墙了,你却想要撤退,你难道第一天领兵作战么?”
高盛只是冷笑一声,两人皆都是万户,只不过一个是汉人,一个是蒙古人,一向是尿不到一个壶里面,但是高盛却也不怕他。
因为李思齐的缘故,虽说统领军权的乃是巴雅尔这个蒙古人,但是实际上,陕西的汉人将领的地位确是要高出蒙古将领的。
格图沙也看出了高盛的不屑之意,顿时又是一怒,喝到:“胆小的汉人,我让你看看草原的汉子是怎么打仗的,区区一座关隘,难到也能拦住我草原的勇士吗,看我亲自去攻城,为你们打开缺口,让你们看一看我的勇士能不能攻上城去。”
言罢,格图沙又是对着前方的一名低级将领大喝一声道:“巴音奴,你在城下掩护俄。”说着从身边一个亲兵手里抢过了一面大盾,背插一对双刃短斧,然后带着自己手下的几个亲兵,蹬上了云梯,向城上爬去。
而格图沙刚刚点名的蒙古百户,也不敢怠慢,赶忙摘下自己的弓箭,随时准备支授。
格图沙带着几名亲兵分从三架并在一起的云梯向城上攀爬,而在城墙上,守军也拚命把石块和粗木从上往下扔来,而格图沙一手举着盾牌,一手抓着云梯,竟然就这么顶着石块粗木的砸击,一步一步向上移动,转眼间身边的亲兵以经被打下去了两个。
而那名叫巴音努的百户,则就在城下弯弓搭箭,不端的射向守在城垛口的守兵。
尽管那些民夫们被朱棣的将士用刀指着,不得不前仆后继般的守卫着垛口,但是格根夫射术惊人,一连射死了三人,垛口上还是出现了一丝空隙,不得已之下,将士们只能亲自来到垛口边。
这时垛口边上的一个刀盾兵赶忙过来补位,但缓了一步,让格图沙也趁机举着大盾,快爬了几步,一只脚以经踏上了城垛口。
刀盾兵慌忙举刀,向格图沙猛砍下去。
但这时却是成了身材高大的格图沙居高临下,他将大盾护在身前,脚下用力在城垛口上一蹬,整个人也跃了起来,就仿佛是猛虎扑食一般,向那刀盾兵当头压了下去!
而那刀盾兵一刀正砍在盾上,正要再砍,忽然见眼前一黑,紧接着“咚”的一声,头部遭到猛烈的一击,他虽然带着头盔,但也觉得巨痛难当,两眼一黑,就人事不知了。